百词典

《再宿京口禅院》

时间: 2025-04-26 02:49:08

诗句

滩声依旧水溶溶,岸影参差对梵宫。

楚树七回凋旧叶,

江人两至宿秋风。

蟾蜍竹老摇疏白,菡萏池干落碎红。

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计转如蓬。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2:49:08

原文展示:

滩声依旧水溶溶,岸影参差对梵宫。 楚树七回凋旧叶,江人两至宿秋风。 蟾蜍竹老摇疏白,菡萏池干落碎红。 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计转如蓬。

白话文翻译:

江水的声音依旧悠长,岸边的影子参差不齐地映照着寺庙。 楚地的树木七次凋落旧叶,江边的人两次来到这里,感受秋风的寒意。 蟾蜍在老竹间摇动着稀疏的白影,荷花池干涸,落下了破碎的红花。 多病的我思念着行走的终点,晚年的生活像随风飘转的蓬草。

注释:

  • 滩声:指江水的声音。
  • 水溶溶:形容水流悠长。
  • 岸影:岸边的影子。
  • 参差:不整齐的样子。
  • 梵宫:指寺庙。
  • 楚树:楚地的树木。
  • 七回:多次。
  • 凋旧叶:落叶。
  • 江人:指作者自己。
  • 两至:两次来到。
  • 宿秋风:感受秋风的寒意。
  • 蟾蜍:传说中的月宫动物,这里可能指月亮。
  • 竹老:老竹。
  • 摇疏白:摇动着稀疏的白影。
  • 菡萏:荷花的别称。
  • 池干:池塘干涸。
  • 落碎红:落下的破碎红花。
  • 多病支郎:作者自称,指自己多病。
  • 念行止:思念行走的终点。
  • 晚年生计:晚年的生活。
  • 转如蓬:像随风飘转的蓬草。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栖蟾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他的诗作多表现自然景色和个人情感,风格清新自然,善于通过细腻的描绘传达深沉的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作者在京口禅院再次留宿时的所见所感,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传达了作者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深刻感慨。首联以江水声和岸影为背景,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深远的氛围。颔联通过对楚树和江人的描绘,表达了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颈联以蟾蜍和菡萏为意象,进一步强化了这种无常和凋零的感觉。尾联则直接表达了作者对晚年生活的无奈和感慨,将整首诗的情感推向高潮。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滩声依旧水溶溶,岸影参差对梵宫。

    • 滩声依旧:江水的声音依旧不变。
    • 水溶溶:形容水流悠长。
    • 岸影参差:岸边的影子不整齐。
    • 对梵宫:映照着寺庙。
  2. 楚树七回凋旧叶,江人两至宿秋风。

    • 楚树七回:楚地的树木多次凋落。
    • 凋旧叶:落叶。
    • 江人两至:作者两次来到这里。
    • 宿秋风:感受秋风的寒意。
  3. 蟾蜍竹老摇疏白,菡萏池干落碎红。

    • 蟾蜍竹老:月亮在老竹间。
    • 摇疏白:摇动着稀疏的白影。
    • 菡萏池干:荷花池干涸。
    • 落碎红:落下的破碎红花。
  4. 多病支郎念行止,晚年生计转如蓬。

    • 多病支郎:作者自称,指自己多病。
    • 念行止:思念行走的终点。
    • 晚年生计:晚年的生活。
    • 转如蓬:像随风飘转的蓬草。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晚年生计转如蓬”,将晚年生活比作随风飘转的蓬草,形象生动。
  • 拟人:如“楚树七回凋旧叶”,将树木拟人化,表达时间的流逝。
  • 对仗:如“滩声依旧水溶溶,岸影参差对梵宫”,对仗工整,增强了诗歌的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生命短暂和人生无常的深刻认识,以及对晚年生活的无奈和感慨。

意象分析:

  • 滩声:江水的声音,象征时间的流逝。
  • 岸影:岸边的影子,象征人生的无常。
  • 楚树:楚地的树木,象征岁月的变迁。
  • 蟾蜍:月亮,象征时间的循环。
  • 菡萏:荷花,象征生命的凋零。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滩声”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江水的声音 C. 雨声 D. 鸟鸣声

  2. “楚树七回凋旧叶”中的“七回”是什么意思? A. 七次 B. 多次 C. 七次回旋 D. 七次轮回

  3. “晚年生计转如蓬”中的“转如蓬”是什么意思? A. 像蓬草一样飘转 B. 像蓬草一样茂盛 C. 像蓬草一样枯萎 D. 像蓬草一样扎根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杜甫的《登高》: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
  • 王维的《山居秋暝》: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诗词对比:

  • 杜甫的《登高》与栖蟾的《再宿京口禅院》:两首诗都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个人命运无常的感慨,但杜甫的诗更加沉郁顿挫,而栖蟾的诗则更加清新自然。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栖蟾的诗作,可以更全面地了解其诗歌风格。
  • 《中国古代诗歌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古代诗歌的详细解析和鉴赏。

相关搜索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中书宿斋有寄 郊居岁暮因书所怀 读谷梁传二首 其二 送台州崔录事 拜昭陵出城与张秘监阁老同里临行别…归寻辱清辞辄酬之 馀干赠别张二十二侍御(一作馀干别张侍御) 放歌行 玉台体十二首 酬九日 陈说道约日送菜把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齿字旁的字 六鼓 羞炰 韋字旁的字 倜傥不群 架架格格 标注 谩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足字旁的字 坐而论道 夕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韦字旁的字 窃据要津 萧斧之诛 远谪 输心服意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