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23:28:5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23:28:50
柳梢青(丙戌送陈仁父赴班)
作者:李曾伯 〔宋代〕
万里青天,西来后我,先我东归。
夜月鞭筹,春风幕府,鹗荐争推。
杯行到手休辞。道秋菊春兰有时。
若到松江,莫惊鸥鹭,记取坡词。
整首诗可以翻译为:
在辽阔的蓝天之下,我刚从西方归来,便要再向东而去。
夜晚的明月照耀着,春风轻拂,鹰隼争相飞舞。
杯子端到手中,别再推辞。说到秋天的菊花和春天的兰花,各有其时。
若是途经松江,千万不要惊动那里的鸥鹭,记得要吟诵苏轼的词作。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李曾伯,字惟谦,号安石,宋代诗人,生平不乏交游,曾任职于多地,文学造诣深厚,尤其擅长诗词,风格多变,常以自然景物抒怀。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送别友人陈仁父赴班的场合,表达了作者对友人的不舍以及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反映了当时士人的友情与离别之情。
李曾伯的《柳梢青》是一首风格清新、意境深远的送别诗。诗的开头“万里青天”给人以开阔的感觉,形象地描绘了天空的辽阔和旅途的遥远,暗示着即将启程的心情。随着诗句的推进,夜晚的明月和春风描绘了一个宁静而美好的夜晚,令人感受到诗人的内心世界——即使在离别之际,依然能够欣赏到自然的美好。
“杯行到手休辞”一句,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劝酒,似乎在说:即便前路遥远,也要把这一刻的友情珍惜。后面的“道秋菊春兰有时”,则是一种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人生如四季,各有其美,正是这种对自然的理解和人生的哲理,让人倍感温暖。
最后一句“若到松江,莫惊鸥鹭,记取坡词”不仅仅是对松江美景的提醒,也是一种情感的寄托。诗人希望在友人旅途中,能够不忘曾经的共鸣与回忆,传达出一种温情与美好的祝愿。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物的描绘,表达了离别时的复杂情感,兼具了对友人的祝福与对自然的热爱,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和情感深度。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围绕离别与友情展开,表达了对友人离去的不舍和对未来重聚的期盼,展现了自然与人生的哲理,情感深邃而真挚。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坡词”指的是哪位诗人的作品?
诗人用“万里青天”来形容什么?
诗中提到的“秋菊春兰”代表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李白《将进酒》与本诗相似,均表达了对人生短暂的感慨与对友情的珍视,但李白的豪放与李曾伯的细腻形成对比。
王维《送别》也有类似的主题,表达对即将离去的友人的不舍,但王维更多地融入了自然的意象,而李曾伯则结合了时节的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