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4:29: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4:29:58
奉和太常王卿酬中书李舍人中书寓直春夜对月见寄
作者: 卢纶
露如轻雨月如霜,不见星河见雁行。
虚晕入池波自泛,满轮当苑桂多香。
春台几望黄龙阙,云路宁分白玉郎。
是夜巴歌应金石,岂殊萤影对清光。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春夜的景象,露水轻轻如雨,月光清冷如霜,不见星星的河流,却能看见大雁的队伍。月光的虚影映入池塘,波光荡漾,满月在花园中高悬,桂树散发着浓郁的香气。春台上我遥望黄龙殿,云路恰似白玉郎的身影。在这个夜晚,巴歌声应和着金石的音调,难道与萤火虫的影子在清光下又有什么区别呢?
作者介绍:
卢纶,唐代诗人,字子骏,号少游,生于公元736年,卒于公元799年。他以清新明快的风格著称,擅长描绘自然景物与抒发个人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创作于春夜,诗人身处中书省寓直,正值月明之夜,与友人李舍人相互寄情。诗中蕴含着对春夜景色的热爱,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春夜月色的静谧与美丽。开篇以“露如轻雨月如霜”引入,给人一种清新、冷静的感觉,营造出一个幽静的夜晚。接着,诗人通过“不见星河见雁行”的对比,表现了对大自然的敏锐观察,既有视觉上的描绘,又隐含着对人生的思考。月光的虚影映入池塘,波光荡漾,给人以梦幻的感觉,让人沉浸于诗人的情感之中。
后半部分,诗人则将视线转向远方的黄龙阙,表达了对理想与美好生活的向往。此时,云路与白玉郎的比喻,进一步提升了诗的意境,营造出一种高远的情感。在结尾,诗人以“巴歌应金石”收束,强调了音乐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深厚情谊。整首诗结构严谨,意象丰富,情感真挚,既有对春夜美景的赞美,也有对友人深情的寄托,展现了唐诗的典雅与深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夜的自然景象,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思考,体现了唐代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人际关系的重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露如轻雨”的意思是什么?
诗人提到的“黄龙阙”象征什么?
诗中“满轮当苑桂多香”描述的是哪个意象?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是关于卢纶《奉和太常王卿酬中书李舍人中书寓直春夜对月见寄》的详细解析与学习材料,希望能帮助您更深入地理解这首诗的美丽与深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