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悲哉行》

时间: 2025-05-04 11:46:04

诗句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46:04

原文展示:

勿听白头吟,人间易忧怨。
若非沧浪子,安得从所愿。
北上太行山,临风阅吹万。
长云数千里,倏忽还肤寸。
观其微灭时,精意莫能论。
百年不容息,是处生意蔓。
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

白话文翻译:

不要听那些白头吟唱,世间的忧愁容易滋生。
如果不是沧浪子,怎么能追随自己的愿望呢?
我向北走去太行山,迎风而立,感受万物的吹拂。
长长的云彩绵延千里,转瞬之间又像是触手可及。
观察那些微小消逝的时刻,精妙的道理难以表达。
人生百年不能安息,处处都充满生机和变化。
我开始明白海上的人,告别了你便永远遁去。

注释:

字词注释:

  • 白头吟:指年长者的感慨之歌,象征忧愁。
  • 沧浪子:古代诗人常用的意象,象征飘荡于世的诗人。
  • 太行山:位于中国北方的山脉,象征高远和壮丽。
  • 倏忽:形容时间或空间的迅速变化。
  • 微灭:微小的消逝,指细微的变化或时光的流逝。
  • 生意:生机、活力。

典故解析:

  • 沧浪子:沧浪子通常指代那些追求自由和理想的人,传达出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海上人:可能指代漂泊不定的人,象征对自由生活的追求。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昌龄(698年-757年),字少伯,号季陵,唐代著名诗人,以边塞诗和咏史诗闻名。他的诗歌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感慨与对理想的追求,风格豪放。

创作背景:

该诗写于王昌龄的漂泊生涯中,反映了他的内心挣扎与对自由的渴望。时代背景上,唐代是一个盛世时期,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忧愁却与外部繁华形成鲜明对比。

诗歌鉴赏:

《悲哉行》通过细腻的描绘,深刻反映了王昌龄内心的挣扎。他开篇即表明对人生的忧虑,感叹世间的忧愁容易滋生。诗中“勿听白头吟”一句,提醒人们不要被消极情绪所困,反映出一种对生活的警醒与反思。接着,诗人以“沧浪子”为隐喻,表达了对自由与理想的追求,暗示了自身的漂泊与不安。

随着诗歌的发展,诗人描绘了北上太行山的壮丽景象,展现出他与自然的亲密关系。在长云与微灭的意象中,诗人感受到时光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最终,诗歌以“始悟海上人,辞君永飞遁”收尾,表达了对自由与逃避现实的向往,流露出一种淡淡的惆怅。

整首诗在情感上层层递进,既有个体的挣扎,也有对宏大自然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内心世界,令人深思。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勿听白头吟:告诫他人不要听取那些因年老而感到忧伤的歌声。
  2. 人间易忧怨:世间的烦恼与怨恨是容易滋生的。
  3. 若非沧浪子:如果不是像沧浪子那样自由的人。
  4. 安得从所愿:又怎么能够追求自己真正的愿望呢?
  5. 北上太行山:向北行走,前往太行山。
  6. 临风阅吹万:在风中感受万物的变化。
  7. 长云数千里:长长的云彩延绵数千里。
  8. 倏忽还肤寸:转瞬之间,似乎又近在咫尺。
  9. 观其微灭时:观察那些微小的消逝时刻。
  10. 精意莫能论:精妙的道理难以用语言表达。
  11. 百年不容息:人生百年不能安息,时光不停。
  12. 是处生意蔓:每个地方都充满生机与变化。
  13. 始悟海上人:开始理解那些漂泊的海上人。
  14. 辞君永飞遁:告别后便永远逃离。

修辞手法:

  • 比喻:将“沧浪子”比作追求自由的理想者。
  • 拟人:将云彩和时间赋予生命,增强情感的表现力。
  • 对仗:诗句结构对称,增强了诗歌的韵律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对理想的追求与对生活困境的反思,展现个体在历史长河中的迷失与挣扎,同时也流露出对自由的渴望与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头吟:象征老去与忧愁。
  • 沧浪子:象征追求自由与梦想的人。
  • 太行山:象征高远与壮丽的理想。
  • 长云:象征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脆弱。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悲哉行》的作者是?

    • A. 李白
    • B. 杜甫
    • C. 王昌龄
    • D. 白居易
  2. 诗中“勿听白头吟”意指?

    • A. 听取长者的教诲
    • B. 不要被悲伤情绪所影响
    • C. 要听白头吟
    • D. 不关心他人
  3. “沧浪子”象征什么?

    • A. 年长者
    • B. 自由的人
    • C. 受困的人
    • D. 诗人

答案:

  1. C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夜泊牛渚怀古》 by 李白
  • 《登鹳雀楼》 by 王之涣

诗词对比:

  • 王昌龄《悲哉行》与李白《夜泊牛渚怀古》:两首诗均有对人生的感慨,王昌龄更注重内心的挣扎与对自由的渴望,而李白则表现出对历史的追忆与壮志未酬的遗憾。

参考资料:

  • 《唐诗三百首》
  • 《王昌龄诗文集》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送普州守 送南平僧归里 送胡康老 送胡康老 送洪上人游南 送何熙载之官邻山因简虞并父 拾诸公馀韵赠辉禅师兼奉答勾龙伯秋谒广利辉 拾诸公馀韵赠辉禅师兼奉答勾龙伯秋谒广利辉 山鸡送范元通送王逸 三和谢娱亲堂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淮南方 讲摩 菊坛 建之底的字 风急浪高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西字头的字 包含意的词语有哪些 藕断丝联 卤字旁的字 音调 一东一西 两点水的字 三撇旁的字 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花团锦簇 翅翼 一王之法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