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4:58:3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4:58:35
咏青
作者: 王昌龄 〔唐代〕
雾辟天光远,春回日道临。
草浓河畔色,槐结路旁阴。
欲映君王史,先摽胄子襟。
经明如何拾,自有致云心。
晨雾散去,远处的天空显得格外明亮,春天回来了,阳光照耀大地。河边的草色愈发浓郁,路旁的槐树也开始投下浓密的阴影。想要映衬君王的伟业,首先得在心中扎根理想的种子。明亮的日子如何去拾取,那是要靠自己心中的志向去追求。
本诗没有直接引用具体典故,但“君王史”可以引申为对历代君王伟业的追慕和追求,表达了诗人心中对理想和伟大的向往。
作者介绍:王昌龄(698年-759年),字少白,号季凌,唐代著名诗人,擅长边塞诗和五言绝句。他的诗作多描绘壮丽的自然景色,表达豪情壮志,具有浓厚的历史感和时代气息。
创作背景:这首《咏青》写于王昌龄的晚年,正值盛唐时期,社会动荡与变革并存,诗人通过描写春天的景象,寄托了对理想和君王盛世的向往。
《咏青》作为王昌龄的作品,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细腻观察和对理想的深刻思考。开篇以“雾辟天光远”描绘了晨雾散去后的明亮天空,给人以清新和希望的感受。春天的回归象征着生命的复苏,诗人通过具象的描写,传达了对生活的热爱和对未来的期待。
在描绘自然景色的同时,王昌龄没有停留于表面,而是将目光投向更高的理想:“欲映君王史,先摽胄子襟。”这句话传递出一种责任感,想要成就伟业,首先要在心中植入理想的种子。后两句则转向了自我内心的探讨,强调了个人志向的重要性。
整首诗在意象上构建了春日的生机与个人理想的追求,既有外在的自然景观,也有内心的哲思,形成了诗人对时代的思考与期待。王昌龄通过简练而富有表现力的语言,展现了他内心世界的丰富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春天的美景,表达了对理想与伟大业绩的追求,体现了诗人内心的渴望和对未来的期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下列哪一句描述了春天的回归?
A. 雾辟天光远
B. 春回日道临
C. 草浓河畔色
D. 槐结路旁阴
诗中提到“胄子”指的是什么?
A. 现实的成就
B. 理想的种子
C. 自然的景色
D. 历史的记载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