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9 11:5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11:59:57
梁州令
作者: 晏几道 〔宋代〕
莫唱阳关曲。泪湿当年金缕。
离歌自古最消魂,闻歌更在魂消处。
南楼杨柳多情绪。不系行人住。
人情却似飞絮。悠扬便逐春风去。
全诗翻译:
不要再唱《阳关三叠》的曲子了,那些旋律让我泪湿了当年的金缕衣。离别的歌自古以来最让人伤心,听到那歌声更是在我魂消的地方。南楼的杨柳满是多情的情绪,却无法留住过路的行人。人情就像飘飞的柳絮,轻轻的随春风而去。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阳关三叠》是王维的词作,常被后人引用来表达离别的情感。金缕衣则常用以象征过去的美好和珍贵的回忆。
作者介绍:
晏几道,字叔原,号小山,宋代著名词人,以婉约派著称。其词清丽婉约,情感细腻,擅长描写离愁别绪。
创作背景:
《梁州令》成作于作者对离别的深刻感受之时,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与个人情感的孤独,表达了对往昔的怀念与对离别的无奈。
《梁州令》是一首充满离情的词作,开头便以“不唱阳关曲”引入,直接表达了对过去美好时光的怀念与对离别情绪的拒绝。诗中充满了感伤的情绪,尤其是“泪湿当年金缕”,金缕衣象征着珍贵的回忆,泪水则是对那段时光的无尽怀念。接着提到的“离歌自古最消魂”,揭示了离别所带来的深重痛苦,而“闻歌更在魂消处”则进一步加强了这种情感的深度,仿佛音乐能够唤起内心深处的伤痛。
南楼的杨柳被赋予了多情的特质,然而“人情却似飞絮”,说明人情的脆弱与易逝,像柳絮一样随风飘散,无法抓住。这一比喻深刻地表达了对人际关系和情感的无奈与失落。
整首词通过清晰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使读者能感受到一种超越时空的共鸣,令人沉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离别为主题,表达了对过去美好的怀念和对人情冷暖的感慨,情感细腻,意象独特,展示了作者对人世间情感脆弱的深刻认识。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阳关曲》指的是哪一首曲子?
A. 《阳关三叠》
B. 《月下独酌》
C. 《春江花月夜》
诗中提到的“金缕”象征什么?
A. 财富
B. 珍贵的记忆
C. 朋友
“人情却似飞絮”说明了什么?
A. 人情深厚
B. 人情易逝
C. 人情恒久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
这些参考书目能够帮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宋词的风格及其历史背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