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0:38: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0:38:58
沙苑行
作者: 杜甫 〔唐代〕
君不见左辅白沙如白水,缭以周墙百馀里。
龙媒昔是渥洼生,汗血今称献于此。
苑中騋牝三千匹,丰草青青寒不死。
食之豪健西域无,每岁攻驹冠边鄙。
王有虎臣司苑门,入门天厩皆云屯。
骕骦一骨独当御,春秋二时归至尊。
至尊内外马盈亿,伏枥在坰空大存。
逸群绝足信殊杰,倜傥权奇难具论。
累累塠阜藏奔突,往往坡陀纵超越。
角壮翻同麋鹿游,浮深簸荡鼋鼍窟。
泉出巨鱼长比人,丹砂作尾黄金鳞。
岂知异物同精气,虽未成龙亦有神。
你难道没有看到左辅的白沙如同白水般流淌,围绕着周围的墙壁延绵百余里吗?
龙媒曾在渥洼中生长,如今的汗血宝马就献给了这里。
苑中有三千匹骏马,丰盈的草地青翠欲滴,寒冬也难以将它们冻死。
这些马食用之后,强壮的豪杰在西域无人可敌,每年都在边境争夺马冠。
国王有如老虎般的臣子守卫苑门,进入苑中,天厩里马匹如云般聚集。
骕骦一匹马的骨架独自承担御用,春秋两季归来侍奉至尊。
至尊内外的马匹数不胜数,伏在马厩中,空耗良田。
那些出类拔萃、脚力绝伦的马,才华横溢,难以一一列举。
连绵的塠阜隐蔽了奔突的马群,时常有坡陀的马匹飞跃而过。
角马壮健,宛如麋鹿在游荡,浮在深水中的鼋鼍也在翻腾。
泉水中巨鱼的身长可比人,丹砂制成的尾巴闪烁着金色的鳞片。
怎么知道异物也有同样的精气,虽然未成龙却也有神韵。
作者介绍: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工部,唐代著名诗人,出生于河南,后因战乱辗转各地,经历了安史之乱等重大历史事件。他的诗歌以现实主义著称,关心民生,深刻揭示社会矛盾。
创作背景:这首《沙苑行》反映了杜甫对当时社会状况的思考,尤其是对马匹的描述,既表现了皇家对于马匹的重视,也暗示了对资源的浪费和社会的不公。诗中通过描绘皇家苑囿中的马匹,反映了对壮丽景象的赞美,同时也隐含对社会现状的批判。
《沙苑行》是一首描绘皇家马苑中美丽景象的诗作,杜甫通过细腻的描写与生动的语言,展现了皇家马匹的壮丽与繁盛。诗的一开始,杜甫用“君不见”引出对马苑的描绘,勾起读者的好奇心,吸引他们进入一个充满活力与生气的场景。随后,他详细描绘了马苑的美丽与壮观,描述了三千匹骏马在丰草中自由奔跑,展现出生命的旺盛与力量。
然而,在美丽的表象之下,诗中潜藏着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马匹的繁多与丰腴,实际上反映了国家的财富与资源,但杜甫却不忘提及“空大存”的无意义与奢侈,暗示着国家对资源的不合理利用。诗中提到的“虎臣”和“至尊”,则是对权势的隐喻,体现了对当权者的讽刺与批判。
整首诗通过对马的描绘,传达了杜甫对社会、对人性的深刻洞察。马的奔腾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无限可能,但同时也引发人们对社会资源分配不公的思考。杜甫的笔触不仅仅停留在景物的描写上,更引导读者去思考那些被掩盖在繁华背后的社会问题,这是《沙苑行》所蕴含的深层意义。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对马苑的描绘,表达了对国家资源管理的不满与对社会现状的思考,体现了杜甫关心民生的情怀。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杜甫的《沙苑行》主要描绘了哪个场景?
诗中提到的“汗血宝马”指的是什么?
“岂知异物同精气,虽未成龙亦有神”这两句的意思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