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梦李白二首 其一》

时间: 2025-04-30 16:44:53

诗句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6:44:53

原文展示:

《梦李白二首 其一》
作者:杜甫

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
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
故人入我梦,明我长相忆。
恐非平生魂,路远不可测。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
君今在罗网,何以有羽翼。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

白话文翻译:

诗歌的全意是:
死去的朋友让我无言以对,生离时的情景常让我感到心痛。江南瘴气弥漫的地方,流浪的人没有消息。故友在梦中来访,明白我对他的思念。可我怕这不是他真实的灵魂,路途遥远难以测度。他的灵魂如枫叶般青翠,却又如关塞般黑暗。你如今被困在罗网之中,怎么能展翅飞翔?落月照满了我的屋梁,犹疑间映照着我的面容。水深波浪宽,不让蛟龙得以施展。

注释:

  • 死别已吞声:指死去的朋友无法再见,只有沉默的悲痛。
  • 生别常恻恻:生离时的情景让人感到悲伤和惆怅。
  • 江南瘴疠地:指江南多瘴气的地方,意味着身体虚弱和环境恶劣。
  • 逐客无消息:被逐出家乡的游子,失去了音信。
  • 恐非平生魂:恐怕梦中的朋友并非真实的灵魂,而是虚幻的。
  • 君今在罗网:朋友如今被困在网中,暗指生活的困境。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杜甫(712-770),字子美,号少陵野老,唐代著名诗人,与李白并称“李杜”。他的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等动荡时代,诗风沉郁,反映了社会现实和人们的苦难。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杜甫晚年,正值其生活困顿、感情孤寂之时。李白与杜甫是知己,李白的死对杜甫产生了深远的影响,诗中透露出对友人的深切怀念。

诗歌鉴赏:

《梦李白二首 其一》是杜甫在梦中与已故好友李白重逢的情景,诗中展现了深沉的友谊和对逝去的哀思。开头两句“死别已吞声,生别常恻恻”直接表明了诗人因失去朋友而内心的沉痛,死别的无言和生离的伤感交织在一起,令人感受到一种强烈的孤独感。

接下来的“江南瘴疠地,逐客无消息”则强化了杜甫身处困境的现实,他所描绘的江南瘴气之地,既是对环境的描述,也象征了他内心的苦闷和对故土的思念。梦中重逢的友人却让他感到惶恐,“恐非平生魂”,不知是梦幻还是现实,表现了对生死的思考和对友谊的渴望。

接着的几句中,诗人通过“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对比了生与死的色彩,暗示了李白的灵魂既有生前的辉煌(枫叶青),又有现实的困苦(关塞黑)。最后两句“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与“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则描绘了孤独与无奈的境地,落月的余晖照进屋内,虽有光亮却无力改变现状,水深波浪宽则象征着生活的艰难。

整首诗情感深邃,意象丰富,既有对友人的怀念,又有对人生境遇的感慨,展现了杜甫对生命与友谊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死别已吞声:表达失去友人后的沉默与悲痛。
  • 生别常恻恻:生离时的情感依旧让人心痛。
  • 江南瘴疠地:指江南的环境恶劣,暗示自身的困境。
  • 逐客无消息:流浪者失去音信,表现孤独。
  • 故人入我梦:梦中与故人相见,表现对友人的思念。
  • 恐非平生魂:对梦中人真实性的怀疑。
  • 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通过色彩对比表达生死的不同。
  • 君今在罗网:朋友被困,暗指生活的困境。
  • 何以有羽翼:问如何能自由,表现无奈。
  • 落月满屋梁犹疑照颜色:月光照亮屋内,感到孤独。
  • 水深波浪阔,无使蛟龙得:象征生活的艰难与受限。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枫叶青”与“关塞黑”形成鲜明对比,表现生与死的不同。
  • 比喻:将友人的灵魂比作枫叶与黑暗,富有象征意义。
  • 拟人:月光被赋予情感,表现诗人的内心感受。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友人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生死的思考和对现实困境的感慨,体现了深厚的情谊与人生的无奈。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死别:象征永别,表达悲痛。
  • 生别:指生离时的伤感情景。
  • 江南:代表对故土的思念。
  • :象征对友谊的渴望与追忆。
  • 枫叶:象征生前的美好。
  • 关塞:象征生死的阻隔与困苦。
  • 罗网:暗指生活的束缚与困境。
  • 落月:象征孤独与思念。
  • 水深波浪阔:象征生活的艰难与不易。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死别已吞声”意指: A. 生离时的悲痛
    B. 失去朋友后的沉默
    C. 对友人的怀念

  2. 诗中“魂来枫叶青,魂返关塞黑”表达了: A. 生命的美好
    B. 生与死的对比
    C. 生活的希望

  3. 诗中提到的“罗网”象征: A. 生活的自由
    B. 生活的束缚
    C. 友谊的牢固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表达对故乡的思念。
  • 《月夜忆舍弟》杜甫:同样描绘对亲人深切的思念。

诗词对比:

  • 李白的《将进酒》:表现豪放与人生的畅快,而杜甫的《梦李白二首》则更显沉郁与怀念,反映出两位诗人不同的性格与情感。

参考资料:

  1. 《唐诗三百首》
  2. 《杜甫全集》
  3. 《李白诗集》

相关搜索

相关查询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陪安国舍人劳农北郊分韵得阑字 送然侄西归二首 其二 和友人梦游西山 次韵许深父 其一 正月强半梅犹未开黄仲秉作诗嘲之次韵 其二 题福岩 寿定叟弟 题益阳清修寺 题城南书院三十四咏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粲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邈如旷世 風字旁的字 摧开头的成语 齲字旁的字 一字旁的字 余步 如操左券 鲕鲲 虎变不测 轻水 万年之计 竖心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桌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口角春风 绍继 休声美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