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21:26:4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21:26:48
杜甫的《晓望白帝城盐山》
徐步移班杖,看山仰白头。
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
日出清江望,暄和散旅愁。
春城见松雪,始拟进归舟。
我缓缓地走着,拄着手杖,仰望着白帝城的山头。
翠绿的山峰深邃而陡峭,红色的楼阁在远处相连。
清晨的阳光洒在江面上,温暖的气息驱散了旅途的愁苦。
在春天的城市中看见松树和雪花,我开始考虑乘船回家。
“白帝城”是位于四川境内的一个重要地名,历史上曾是蜀汉的都城,主要与刘备、诸葛亮等蜀汉历史人物相关。诗中“晓望白帝城”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美好自然景色的赞美。
杜甫(712年-770年),字子美,号杜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歌题材广泛,风格多样,被誉为“诗圣”。杜甫一生经历了安史之乱,生活困苦,但他以深厚的社会责任感和人道主义精神创作了许多传世佳作。
《晓望白帝城盐山》作于杜甫晚年,诗人在白帝城(今重庆市)流亡期间创作,表现了他对美丽景色的欣赏以及对生活的思考。白帝城成为他思念故乡和理想生活的象征。
《晓望白帝城盐山》展现了杜甫在动荡岁月中的孤独与思乡之情。诗的开头,诗人以“徐步移班杖”描述自己的行走,透出一股沉重与无奈。他仰望白帝城,象征着对于往日美好生活的追忆。接着,诗中“翠深开断壁,红远结飞楼”描绘了白帝城的壮丽景色,色彩鲜明,生动活泼,表现出诗人对自然美的深切感受。
随着“日出清江望”的描写,诗人感受到阳光的温暖,旅途的愁苦得以缓解,展现出一种期待与希望。最后两句中的“春城见松雪”,则将春天的生机与冬天的余寒结合,形成鲜明的对比,表达了诗人对故乡(春城)的怀念之情。整首诗情景交融,刻画了诗人内心深处的孤独与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的主题是对故乡的眷恋与对生活的思考,反映了杜甫在动荡中的无奈与希望,展现了他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杜甫的《晓望白帝城盐山》描述的是哪个城市?
诗中提到“徐步移班杖”,表示诗人是如何行走的?
诗中“春城见松雪”意指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