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22:50:1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50:15
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
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
我欲乘潮去,孤帆夜不收。
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
霜雁在空中鸣叫,传递着秋天的消息,烟雾缭绕的江面两岸,尽是秋意。
芦苇花在三十里外盛开,随风飞舞,像雪花般飘落在船头上。
我想趁着潮水出发,但孤舟在夜里却还没有收帆。
在茫茫的云树之外,明亮的月光洒落在瓜洲。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瓜洲是俗称的瓜州,位于长江边,是古代著名的渡口。明月照耀的场景与古人对长江的情感交织,代表着思乡和孤独的情怀。
作者介绍:
袁枚(1716年-1797年),字子才,号子云,浙江省人。清代著名的文学家、诗人、散文家,以其真情和自然的诗风著称于世。
创作背景:
此诗写于诗人夜游长江时,抒发身处秋冬交替之际的感慨,表现了诗人对孤独、自然和人生的思考。
《夜过瓜洲》是一首富有画面感的诗。诗人通过描绘秋天的夜晚,展现了自然景观与自身情感的交融。开头两句“霜雁一声语,烟江两岸秋”,以霜雁的叫声引入,立刻营造出一种秋天的氛围,霜雁的啼鸣仿佛在诉说着秋天的到来。而“烟江”则增添了朦胧的美感,描绘出江面上烟雾缭绕的景象,给人一种神秘而又悠远的感觉。
接下来的“芦花三十里,吹雪满船头”则利用形象的比喻,生动地展现了秋季的生机,芦苇花随风飘散,似雪花一般,给人以美的享受。作者欲乘潮而去,表现了他对自由和远方的渴望,但“孤帆夜不收”的孤独感则使人感受到一种无奈与惆怅。最后一句“苍茫云树外,明月出瓜洲”不仅揭示了诗人所处的环境,更是把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美好自然的向往相结合,形成了深刻的情感共鸣。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传达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对人生的感悟,以及在孤独中对美好事物的追求。诗中融合了情景交融的艺术风格,让读者在字里行间感受到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夜晚的秋景,表达了诗人对孤独的感受及对自然的热爱,反映了人在面对自然时的渺小与孤独,展现了一种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求。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的“霜雁”在表达什么情感?
A. 喜悦
B. 孤独
C. 愤怒
“芦花三十里”中“芦花”的意象代表什么?
A. 春天
B. 秋天的景象
C. 夏天的气息
诗中提到的“孤帆夜不收”反映了诗人的什么心情?
A. 自信
B. 迷茫与孤独
C. 幸福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