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消夏诗》

时间: 2025-04-25 22:24:03

诗句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22:24:03

原文展示:

不着衣冠近半年,水云深处抱花眠。
平生自想无官乐,第一骄人六月天。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的意思是:我近半年来不穿衣服,悠然自得地在水云深处抱着花朵入眠。整个人生我都渴望无官一身的快乐,真是让我引以为傲的正是这六月的美好天气。

注释:

字词注释:

  • 不着衣冠:不穿衣服和官服,形容一种悠闲自在的状态。
  • 水云深处:指远离尘世的水边和云雾缭绕的地方,营造出一种隐逸的环境。
  • 抱花眠:怀抱花朵入睡,表现出一种与自然亲密的享受。
  • 无官乐:没有官职的快乐,表达对官场的厌倦与对自由生活的向往。
  • 骄人:令人羡慕的,表示对自己生活状态的自豪。

典故解析:

  • 此诗反映了清代文人对隐逸生活的追求,作者袁枚在仕途上曾屡遭挫折,最终选择了隐居生活,从而得以在自然中找到真正的快乐。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袁枚(1716-1797),字子才,号子才,晚号随园居士,清代著名诗人、散文家,工于诗词,尤其擅长描绘自然和表达个人情感。他的诗风清新、自然,常常表现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官场的厌倦。

创作背景: 《消夏诗》创作于袁枚隐居期间,反映了他对自由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的热爱。在清代的社会背景下,许多文人因官场的腐败和个人理想的无法实现,转向隐居,寻求精神慰藉。

诗歌鉴赏:

《消夏诗》以简练的笔触勾勒出作者的闲适生活,表达了他对自由、自然的向往与享受。诗的开头“不着衣冠近半年”,以轻松的口吻道出自己脱离世俗的状态,既展示了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也暗示了心灵的解放。接着“水云深处抱花眠”,诗人在自然中寻得安宁,体现了一种人与自然和谐的美好意境。最后两句则是对人生价值的思考,袁枚认为无官的快乐才是真正的幸福,尤其是在美好的六月天,这种感受显得尤为强烈和骄傲。整首诗不仅体现了诗人清新自然的个性,也反映了当时文人对隐逸生活的普遍追求,传达出一种洒脱与自在的生活态度。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不着衣冠近半年:诗人远离官场,过着无拘无束的生活。
  2. 水云深处抱花眠:在大自然中,诗人徜徉于水边和云端,享受与花共眠的宁静。
  3. 平生自想无官乐:一生以来,诗人追求的是无官职的快乐。
  4. 第一骄人六月天:在诗人看来,正是这美好的六月天,才是最值得骄傲的。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状态比喻为无官的乐趣,强调内心的满足。
  • 对仗:诗句的结构工整,形成对称,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意象:水、云、花等意象,构成了诗人理想生活的自然画面。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作者对自然的热爱与对官场生活的厌倦,突出表现出隐逸生活的惬意和自得,强调了真切的生活快乐在于心灵的自由。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衣冠:象征官场的束缚与压力。
  • 水云:象征自然的自由与宁静。
  • :象征生命的美好与短暂。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人近半年不穿什么?
    A. 书法
    B. 衣冠
    C. 鞋子
    D. 帽子

  2. 诗中提到的“六月天”象征什么?
    A. 官场
    B. 自然的快乐
    C. 冬天的寒冷
    D. 生活的烦恼

  3. “抱花眠”表达了什么情感?
    A. 疲惫
    B. 无聊
    C. 安宁
    D. 忧虑

答案:

  1. B
  2. B
  3. 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陶渊明的《桃花源记》
  • 王维的《山居秋暝》

诗词对比: 可以将袁枚的《消夏诗》与陶渊明的《饮酒》进行对比,分析两位诗人对隐逸生活的不同理解和表达。陶渊明的诗更多强调田园生活的宁静与自给自足,而袁枚则更突出与自然的亲密接触与身心的解放。

参考资料:

  • 《袁枚诗文集》
  • 《清代文学史》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四贤古风寿帅阃·广成子 四贤古风寿帅阃·赤松子 留春令 送程给事知越州 其一 众乐亭 召赴资政殿听读诗义感事 题招题院静照堂 岁日书事 送张君宰吴江 送程给事知越州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昌乐 以学愈愚 火字旁的字 金字旁的字 魚字旁的字 赤鸡 恨嫌 黽字旁的字 磨搅讹绷 玉季 心痒难抓 楞头楞脑 包含愚的词语有哪些 楚酷 一石激起千层浪 皿字底的字 藉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