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时间: 2025-05-04 10:22:26

诗句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

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

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0:22:26

原文展示

《减字木兰花·送东武令赵昶失官归海州》
苏轼 〔宋代〕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
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
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白话文翻译

贤良的令尹,经过三次仕途却无所谓的喜怒。
我又是谁呢,仍然在虚名中玷污了高尚的士人。
不如归去吧,纵使二顷良田也无处可寻。
归去吧,何时才能得良田呢?

注释

字词注释:

  • 贤哉:表示对贤良之人的赞叹。
  • 令尹:指地方官员。
  • 三仕:三次担任官职。
  • 无喜愠:对仕途无喜无怒。
  • 虚名:空洞的名声。
  • :玷污、污损。
  • 缙绅:指高尚的士人。
  • 二顷良田:指两顷的良田。
  • 归去:回去、归隐。
  • 何时:什么时候。

典故解析:
诗中提到的“良田”象征着理想中的隐居生活,反映了诗人对官场的厌倦与归隐的渴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6年-1101年),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和政治家。他的诗、词、散文均有极高的成就,尤其在词的创作上,开创了新的风格。

创作背景:
此词写于苏轼被贬后的时期,表达了对官场失望的情感,追求隐逸生活的愿望。诗人送别因失官而归的朋友赵昶,情感真挚,饱含对人生的思考。

诗歌鉴赏

这首词以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情感和哲理。开篇称赞“贤哉令尹”,表达对朋友的敬重,同时也暗含对自身处境的反思。面对三次仕途的平淡无奇,诗人自问“我独何人”,显示出对名利的厌倦与无奈。与其追逐虚名,不如归隐田园的想法愈发强烈。最后以“归去来兮”的呼唤,展现了他对归隐生活的向往。这种从世俗权利的挣扎中解脱出来的渴望,体现了诗人对人生价值的深刻思考和对自由的追求。整首词情感真挚,语言洗练,既有对友人的祝福,也有对自身处境的无奈与反思,展现了苏轼的深邃与睿智。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贤哉令尹,三仕已之无喜愠。
    赞叹朋友赵昶的贤良,表明他在三次担任官职后,心境依旧平和。

  • 我独何人,犹把虚名玷缙绅。
    自我反省,感到自己仍在名利的泥沼中挣扎,而不如朋友来得洒脱。

  • 不如归去,二顷良田无觅处。
    归隐的想法浮现,虽然田地难寻,但仍旧向往那种生活。

  • 归去来兮,待有良田是几时。
    对隐逸生活的渴望,隐含着对未来的无奈与期待。

修辞手法:

  • 对仗: 词的结构工整,前后句对称,增强了韵律感。
  • 反问: “我独何人”以反问形式突出自我的迷茫与无奈。

主题思想:
整首词表现了对官场虚名的厌倦,寄托了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体现了苏轼在政治失意后对人生的思考与追求。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良田: 象征安逸自在的生活,体现了诗人对平静生活的向往。
  • 虚名: 代表世俗的名利,反映了对官场的失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下列哪一项最能体现诗人的心境?
    A. 对官场的追求
    B. 对隐逸生活的向往
    C. 对朋友的羡慕
    D. 对名利的渴望

  2. 词中提到的“贤哉令尹”是指:
    A. 苏轼本人
    B. 赵昶
    C. 其他官员
    D. 诗人的朋友

答案:

  1. B
  2.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的《将进酒》:表达对人生的豪放与追求。
  • 陶渊明的《归园田居》:描绘归隐田园生活的美好。

诗词对比:
同样表达隐逸情怀的作品如陶渊明的《归园田居》,两者在对官场的看法和对归隐生活的向往上有相似之处,但苏轼的词更具个人色彩,情感更为复杂。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苏轼全集》
  • 《宋词三百首》
  • 《中国古代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无尽上人东林禅居 龙门西峰晓望刘十八不至 琴曲歌辞。湘夫人 杂歌谣辞。郑樱桃歌 杂曲歌辞。行路难 寄焦炼师 东京寄万楚 崔五宅送刘跂入京 赠别高三十五 春送从叔游襄阳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儵的词语有哪些 包含恢的词语有哪些 虿芒 两点水的字 及早 邪不胜正 握图临宇 玄字旁的字 重才 孤悬浮寄 欠字旁的字 立字旁的字 霞光万道 吃偏食 白字旁的字 六合之内 乌头马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