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4:10:57
乱山合沓围彭门,官居独在悬水村。
(吕梁地名。
)居民萧条杂麋鹿,小市冷落无鸡豚。
黄河西来初不觉,但讶清泗流奔浑。
夜闻沙岸鸣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
吕梁自古喉吻地,万顷一抹何由吞。
坐观入市卷闾井,吏民走尽余王尊。
计穷路断欲安适,吟诗破屋愁鸢蹲。
岁寒霜重水归壑,但见屋瓦留沙痕。
入城相对如梦寐,我亦仅免为鱼鼋。
旋呼歌舞杂诙笑,不惜饮釂空瓶盆。
念君官舍冰雪冷,新诗美酒聊相温。
人生如寄何不乐,任使绛蜡烧黄昏。
宜房未筑淮泗满,故道堙灭疮痍存。
明年劳苦应更甚。
我当畚锸先鲸髡。
付君万指伐顽石,千锤雷动苍山根。
高城如铁洪口决,谈笑却扫看崩奔。
农夫掉臂免狼顾,秋谷布野如云屯。
还须更置软脚酒,为君击鼓行金樽。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4:10:57
答吕梁仲屯田
作者: 苏轼 〔宋代〕
乱山合沓围彭门,
官居独在悬水村。
吕梁地名。居民萧条杂麋鹿,
小市冷落无鸡豚。
黄河西来初不觉,
但讶清泗流奔浑。
夜闻沙岸鸣瓮盎,
晓看雪浪浮鹏鲲。
吕梁自古喉吻地,
万顷一抹何由吞。
坐观入市卷闾井,
吏民走尽余王尊。
计穷路断欲安适,
吟诗破屋愁鸢蹲。
岁寒霜重水归壑,
但见屋瓦留沙痕。
入城相对如梦寐,
我亦仅免为鱼鼋。
旋呼歌舞杂诙笑,
不惜饮釂空瓶盆。
念君官舍冰雪冷,
新诗美酒聊相温。
人生如寄何不乐,
任使绛蜡烧黄昏。
宜房未筑淮泗满,
故道堙灭疮痍存。
明年劳苦应更甚,
我当畚锸先鲸髡。
付君万指伐顽石,
千锤雷动苍山根。
高城如铁洪口决,
谈笑却扫看崩奔。
农夫掉臂免狼顾,
秋谷布野如云屯。
还须更置软脚酒,
为君击鼓行金樽。
在乱山环绕下的彭门,只有我一人在悬水村居住。吕梁这个地方,居民稀少,偶尔见到麋鹿,小市场冷清,没有鸡和猪。黄河从西而来,最初并没有觉察,但惊讶于清澈的泗水流淌与浑河的交汇。夜里听见沙岸上瓮盎的鸣叫,早晨看见雪浪中浮现的鹏鲲。吕梁自古以来是个重要的通道,广袤的土地又怎能吞下这样的景象呢?坐在市中,看那卷起的闾井,官吏和百姓都已走尽,剩下余王的尊荣。计策已穷,路断心安逸,吟诗在破屋中愁思如鸢。寒冬霜重,水流归壑,只见屋顶留下的沙痕。入城时相对如梦,唯我免为鱼鼋。突然呼唤歌舞杂诙笑,不惜饮酒空瓶。想念你官舍冰雪般的寒冷,新诗美酒聊相慰。人生如寄,不如快乐,任凭绛蜡在黄昏中燃烧。房子未筑,淮泗已满,故道被淹没,伤痕仍在。今年的劳苦应会更甚,我准备拿起铲子去捕鲸。交予你万指去伐顽石,千锤万击雷动苍山根。高城如铁,洪水决堤,谈笑间扫除崩奔。农夫高兴地不再顾虑狼,秋谷布满了野地,如同云朵般的屯积。还需要更置软脚酒,为你击鼓行金樽。
苏轼(1036-1101),字子瞻,号东坡,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风格多样,涉猎广泛,尤其以豪放和婉约并重,深受后世喜爱。
此诗写于苏轼被贬至吕梁期间,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思考与感慨,反映了当时社会的萧条和个人的无奈情绪,同时也展现了他对自然的热爱和人生哲学的思考。
苏轼的《答吕梁仲屯田》是一首富有哲理和自然观的诗作。诗中以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描写,展现了吕梁地区的自然景色与人文状况。诗的开头,通过“乱山合沓围彭门”一句,便勾勒出了一幅雄浑的自然画面,随即引入自身的孤独与落寞,表现出身处荒郊野外的无奈感。接下来的几句,描绘了居民的稀少以及市场的冷清,进一步渲染了环境的萧条。
诗中苏轼通过对黄河、沙岸等自然景观的描写,展现了他对自然的深刻理解与热爱,从而将情感与自然融为一体。尤其是“夜闻沙岸鸣瓮盎,晓看雪浪浮鹏鲲”二句,既有声音的细腻描绘,也有视觉的壮阔感,生动地体现了自然的魅力。
整首诗在情感的底色上流露出淡淡的忧伤,但同时也不乏对生活的乐观态度。诗人通过最后的“人生如寄何不乐”,传达出对人生短暂的思考与对快乐生活的向往。尽管生活困苦,但在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情谊与酒宴的温暖中,始终保持着乐观的心态,体现了他的豁达与洒脱。
这首诗表达了苏轼在困境中的无奈与对生活的思考。在自然景观与个人情感之间取得了和谐,展现了诗人豁达的性格和对生活的珍惜,同时也流露出一丝对未来的忧虑。
《答吕梁仲屯田》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吕梁”是指什么?
“人生如寄何不乐”这句诗表达了什么情感?
诗中提到的“鹏鲲”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