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9:04:16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9:04:16
菩萨蛮(回文四时春闺怨)
苏轼 〔宋代〕
翠鬟斜幔云垂耳。
耳垂云幔斜鬟翠。
春晚睡昏昏。
昏昏睡晚春。
细花梨雪坠。
坠雪梨花细。
颦浅念谁人。
人谁念浅颦。
这首词描写了春天的黄昏,女子在闺中因思念而无法入眠,头发轻轻垂下,耳边的云幔也随之低垂。春天的夜晚让人感到昏昏欲睡,却又因思念而难以安眠。细小的梨花雪片纷纷落下,凋零的梨花在雪中显得更加细腻。她微微皱眉,心中思念着那个人,然而那个人又是谁呢?
诗中未直接引用历史典故,但“春闺怨”反映了古代女子在闺房中对爱情的思念,常见于古代诗词中。
作者介绍:苏轼,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他在政治上也有很高的地位,历任多职。苏轼的诗词以豪放、洒脱著称,深受后人喜爱。
创作背景:此词创作于苏轼流亡时期,他在政治上遭受挫折,内心感情复杂,因此在词中流露出对生活的无奈与对情感的深切思念。
《菩萨蛮》通过精致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春夜中因思念而难以入眠的情景。开篇的“翠鬟斜幔云垂耳”便营造出一种幽静的氛围,女子的美丽与寂寞相互交织。随着描写的深入,春天的气息通过“春晚睡昏昏”进一步渗透,使人感受到一种柔和的无奈与忧愁。后面的“细花梨雪坠”则通过自然意象的描绘,暗示了女子内心的脆弱与细腻,梨花如雪般的细腻感受让人不禁联想到那份思念的滋味。最后一句“人谁念浅颦”透出一种无奈和惆怅,表达了对爱慕者的思念却又无法言说的复杂心情。这首词不仅展现了女子的内心情感,也反映了苏轼个人的孤独与无奈,具有深刻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描绘女子在春夜中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内心深处的柔情与无奈,反映了人们对爱情的渴望与无力。
诗词测试:
选择题:词中“翠鬟”指的是哪种意象?
A. 头发
B. 衣服
C. 鞋子
答案:A
填空题:诗中提到的“细花梨雪”表现了__的情感。 答案:脆弱与思念
判断题:整首词的情感基调是积极向上的。 答案:错误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