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3:56: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3:56:21
居官不任事,萧散羡长卿。
胡不归去来,滞留愧渊明。
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
薨薨晓鼓动,万指罗沟坑。
天雨助官政,泫然淋衣缨。
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
下马荒堤上,四顾但湖泓。
线路不容足,又与牛羊争。
归田虽贱辱,岂识泥中行。
寄语故山友,慎毋厌藜羹。
我在官场上无所事事,悠闲自在地羡慕陶渊明。
为什么不回去呢?留在这里让我感到羞愧。
盐业的事务紧急,谁来体恤农民的辛劳?
清晨的鼓声响起,万千双手忙于沟渠的挖掘。
天公降雨助力于官府,湿漉漉的衣襟令人感到窘迫。
人如同鸭子和猪,互相泼溅在泥中令人惊愕。
我在荒凉的堤岸下马,四周只见湖泊的波澜。
道路不容我停留,连牛羊也在争抢。
虽然回归田园是贱辱,但我又岂会懂得泥泞的行程?
我寄语故乡的朋友,谨慎不要厌弃那简单的藜羹。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苏州人,北宋著名文学家、书法家、画家。其诗词文风多样,擅长描绘自然景色及抒发个人情感。
《汤村开运盐河雨中督役》写于苏轼担任盐官的时期,面对官场的繁杂事务和对田园生活的向往,表现了他对官场无所作为的无奈与对归隐生活的渴望。
本诗以雨中的督役场景为背景,抒发了诗人对官场生活的厌倦与对田园生活的向往。开篇即以“居官不任事”点明了自身的无所作为,接着用“羡长卿”表达对陶渊明归隐生活的羡慕,体现了诗人对理想生活的向往与追求。而“盐事星火急,谁能恤农耕”则揭示了蒸蒸日上的盐业与农民辛劳之间的矛盾,表现出对农民的同情与关怀。
随着诗歌的深入,诗人描绘了雨中工作的繁忙与艰辛,借以展现官场的困境和自身的无奈。尤其“人如鸭与猪,投泥相溅惊”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工作环境的艰苦与人们的狼狈。
最后,诗人虽身处泥泞之中,却仍然寄语故乡友人,表达对简单生活的珍视,表现出对人生理想的坚持。全诗情感真挚,语言生动,通过细腻的描写传递出对官场与田园生活的深刻思考。
全诗通过描绘雨中督役的繁忙与艰辛,表达了作者对官场生活的失望,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社会不公的深刻思考。诗人在无奈中寄托了对理想生活的追求,展现出一种真实而深刻的人生态度。
选择题:诗中提到的“长卿”指的是哪位诗人?
填空题:诗中“人如鸭与猪”形象地描绘了___的情景。
判断题:诗中表达了对繁忙官场生活的向往。(对/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