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天柱峰》

时间: 2025-04-29 09:23:02

诗句

撑天拄地气何雄,绝似多愁杞国翁。

五曲年来添个伴,从今不复患共工。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9 09:23:02

原文展示: 撑天拄地气何雄,绝似多愁杞国翁。五曲年来添个伴,从今不复患共工。

白话文翻译: 像撑起天空、拄着大地那样气势雄伟,简直就像那位忧心忡忡的杞国老人。五曲山近年来多了一个伙伴,从此不再担心共工的破坏。

注释:

  • 撑天拄地:形容气势雄伟,力量巨大。
  • 杞国翁:指杞人忧天中的杞人,比喻无端忧虑的人。
  • 五曲:指五曲山,位于福建省武夷山。
  • 共工:中国古代神话中的水神,因怒触不周山而导致天塌地陷。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陈普,宋代诗人,生平不详,但其诗作流传较广,风格多以豪放、雄浑著称。此诗通过对天柱峰的描绘,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作者游览五曲山时所作,通过比喻和典故,抒发了对自然景观的感慨和对社会安定的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天柱峰为题,通过生动的比喻和典故,展现了天柱峰的雄伟气势。首句“撑天拄地气何雄”直接描绘了天柱峰的壮观景象,用“撑天拄地”来形容其气势,极为形象。次句“绝似多愁杞国翁”则通过典故,将天柱峰比作杞国老人,暗示了作者对天柱峰的敬畏之情。后两句“五曲年来添个伴,从今不复患共工”则表达了作者对五曲山新增景观的喜悦,以及对社会安定的期望,不再担心共工这样的破坏力量。整首诗语言简练,意境深远,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和社会的深刻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首句通过“撑天拄地”的夸张手法,描绘了天柱峰的雄伟气势。
  • 次句用“杞国翁”的典故,增加了诗歌的文化内涵,同时也表达了作者的忧虑。
  • 后两句通过“五曲年来添个伴”表达了作者对新景观的喜悦,而“从今不复患共工”则寄托了对社会安定的期望。

修辞手法:

  • 比喻:将天柱峰比作“撑天拄地”的巨人,以及“杞国翁”,增强了形象感。
  • 典故:使用“杞国翁”和“共工”的典故,丰富了诗歌的文化内涵。

主题思想: 诗歌通过描绘天柱峰的雄伟气势,表达了作者对自然力量的敬畏和对社会安定的向往。

意象分析:

  • 天柱峰:象征着雄伟和力量。
  • 杞国翁:象征着忧虑和不安。
  • 共工:象征着破坏和动荡。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撑天拄地”形容的是什么? A. 天柱峰 B. 杞国翁 C. 共工
  2. “杞国翁”在诗中象征什么? A. 雄伟 B. 忧虑 C. 力量
  3. 诗中的“共工”指的是什么? A. 水神 B. 山峰 C. 老人 答案:1. A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推荐阅读杜甫的《望岳》,同样以山为题材,展现了山的雄伟和作者的感慨。 诗词对比: 可以将此诗与李白的《望庐山瀑布》进行对比,两者都以自然景观为题材,但风格和情感表达各有特色。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
  • 《古代诗词鉴赏辞典》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行路难 行路难拟王筠 行路难拟吴均 行路难送可大 行路难 其二 行路难·奉君五彩凤凰之绮幄 行路难 行路难六首感事作 其四 行路难五首 其一 行路难二首 其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角度 绣花枕头 不厌其详 嗷嗷待哺 攴字旁的字 执策 爪字旁的字 矢志捐躯 秃宝盖的字 椟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夕字旁的字 千年蔡 清劲风 疆结尾的成语 卤字旁的字 宏敷 高低贵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