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1 05:39:2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1 05:39:22
一车致三毂,本图行地速。
不知驾驭难,举足成颠覆。
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
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
不见三尺坟,云阳草空绿。
这首诗的意思是:一辆车子用三根轮轴支撑,原本是为了快速行驶,但却未曾想过驾驭这车是多么困难,稍有不慎就会颠覆。即使在黑暗中欺骗他人尚且不易,在光天化日之下欺骗别人更是自取灭亡。想要用一个人的手,来遮掩整个天下的眼睛,实在是难以做到。看不到那三尺的坟墓,云阳之地的草木却依然茂盛。
作者介绍:曹邺,唐代诗人,字子游,生平不详,作品风格清新而蕴含深意,常通过寓言和比喻表达对社会现象的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创作于唐代,正值社会动荡、政治腐败的时期,诗人以李斯的生平为背景,借古讽今,表达对权力与暴政的深刻反思。
这首诗以李斯的命运为引子,探讨了权力的诱惑与驾驭的艰难。开头通过“车”与“毂”的比喻,展现了权力运作的复杂与迅速,暗示在追求权力的过程中,往往忽视了其背后的风险与挑战。接着,诗人以“欺暗尚不然,欺明当自戮”警示人们,在黑暗中欺骗尚且困难,而在光天化日之下行骗更是自取灭亡。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生命和死亡的思考,通过“难将一人手,掩得天下目”表达了个体的渺小与无力,强调即使是权势之人,也无法完全掌控他人的眼睛。最后以“三尺坟,云阳草空绿”结束,留下了对人生短暂与自然生命力的深刻思考,给人以警醒。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李斯的命运,警示世人权力的诱惑与驾驭之难,强调个人在历史洪流中的渺小,以及生命的短暂与自然的持久。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提到的“欺明当自戮”是什么意思?
诗的主题思想主要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