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菩萨蛮》

时间: 2025-05-02 19:44:06

诗句

乱莺啼破流苏梦。

樱桃露湿花梢重。

小婢促梳头。

开奁满镜愁。

画眉人不在。

蹙损双螺黛。

淡日上红纱。

轻蝉鬓影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44:06

原文展示:

菩萨蛮
乱莺啼破流苏梦。
樱桃露湿花梢重。
小婢促梳头。
开奁满镜愁。
画眉人不在。
蹙损双螺黛。
淡日上红纱。
轻蝉鬓影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女子在清晨醒来时的情景。被乱莺的啼叫打破了在流苏帐中的美梦,樱桃上的露珠浸湿了花梢,显得更加沉重。小婢女催促着她梳理头发,打开窗户,映入眼帘的却是满满的愁绪。画眉的那个人不在,眉头因思念而蹙起,双眉如螺般的美丽也因此受损。淡淡的阳光透过红纱窗帘洒入,轻柔的蝉声伴随着头发的影子斜斜地落下,充满了惆怅与思念。


注释:

字词注释:

  • 乱莺:指多只黄莺,喧闹的叫声。
  • 流苏梦:流苏指帷帐,流苏梦形容美好的梦境。
  • 樱桃露:樱桃上的露珠,象征清晨的湿润。
  • 小婢:小女仆,指对女子的服侍者。
  • 开奁:打开窗扇。
  • 满镜愁:镜子中映出愁苦的神情。
  • 画眉:指画眉的女子,象征美丽。
  • 蹙损:蹙眉、损伤,形容愁苦的状态。
  • 轻蝉:轻柔的蝉鸣声。

典故解析: 此诗并未直接引用典故,但描绘的情景富有生活气息,反映出清代女子的生活状态和内心情感。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邵笠,清代诗人,生活在明清交替之际,以词风细腻、情感丰富而著称。其作品多描写女子的情感与生活,具有深刻的女性视角。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清代,正值社会变革时期,女性的地位逐渐受到关注,诗中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与对爱人的思念,反映出当时女性的情感世界。


诗歌鉴赏:

《菩萨蛮》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一个女子在清晨醒来的内心活动。诗的开头“乱莺啼破流苏梦”,以鸟鸣声打破梦境,生动地传达出一种由梦幻到现实的转变。随之而来的“樱桃露湿花梢重”,则通过樱桃上的露珠,构建出清晨的细腻氛围,暗示着一种朦胧而美好的情感。

诗中“小婢促梳头,开奁满镜愁”,小婢女的催促与女子的愁苦形成鲜明对比,强调了女子内心的孤独与思念。接下来的“画眉人不在,蹙损双螺黛”,则传达出对爱人的深切怀念,眉头因思念而紧蹙,令人感受到一种失落与伤感。

最后两句“淡日上红纱,轻蝉鬓影斜”,描绘了阳光透过红纱的柔和景象,轻蝉的鸣叫更是为这个场景增添了一份惆怅。整首诗在温柔的意象中流露出浓厚的思念情感,展现了女性内心的细腻与脆弱。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乱莺啼破流苏梦:黄莺的叫声打破了她的美梦,暗示生活的现实与梦境的破灭。
  • 樱桃露湿花梢重:清晨樱桃上的露水湿润了花梢,暗示着清晨的美好与沉重的情感。
  • 小婢促梳头:小婢女催促她梳头,表现出日常生活的琐碎与无奈。
  • 开奁满镜愁:打开窗户映入的是满脸愁苦,反映出内心的孤独。
  • 画眉人不在:思念的人不在身边,进一步加深了愁苦的情感。
  • 蹙损双螺黛:因思念而蹙起的眉头,形象地表现出内心的痛苦。
  • 淡日上红纱:阳光透过红色纱帘,增添了一种温柔的氛围。
  • 轻蝉鬓影斜:蝉声轻柔,头发的影子斜落,营造出一种惆怅而美丽的画面。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樱桃露湿花梢重”,用露珠比喻情感的沉重。
  • 对仗:如“画眉人不在,蹙损双螺黛”,表现出情感与意境的对比。
  • 拟人:如“乱莺啼”,赋予鸟鸣以人性化的情感。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和对爱人的深切思念,揭示了女性在生活中的孤独与脆弱,展现了细腻而丰富的情感世界。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乱莺:象征着生命的活力与青春。
  • 樱桃露:象征着清晨的美丽与朦胧。
  • 小婢:表现出生活的细节与琐碎。
  • 画眉:象征着美丽与思念。
  • 淡日:象征着温暖与希望。
  • 轻蝉:象征着宁静与惆怅。

这些意象共同构成了一幅清晨的画面,富有感情与生机,展现诗人对生活细腻的观察与深刻的思考。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乱莺啼破流苏梦”的意图是什么? A. 描述清晨的宁静
    B. 表达对美梦的破灭
    C. 形容流苏的美丽

  2. “画眉人不在”表达了什么情感? A. 快乐
    B. 孤独与思念
    C. 愤怒

  3. 诗中用到的修辞手法有哪些? A. 比喻、拟人
    B. 排比、夸张
    C. 对仗、反问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清照的《如梦令》
  • 纳兰性德的《木兰花慢》

诗词对比: 与李清照的《如梦令》相比,邵笠的《菩萨蛮》同样表现了女性的细腻情感,但前者更为直接,后者则通过环境意象渲染情感。两首诗都流露出对爱情的渴望与思念,展示了清代女性的情感世界。


参考资料:

  • 《清代词人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 《邵笠诗词选》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青阳一首 杂诗四十首 其十一 感时述事十首 其二 过苏州(九首) 江南弄七首 其二 次韵和石末公闻海上使命之作因念西州怆然有 卜算子  咏雨 次韵和王文明绝句漫兴十八首 其六 题松下道士携琴图 送郑希道行省掾满之泉州录事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擒活拿 噼里啪啦 颛甿 尚尔 放大机 生字旁的字 包含敛的词语有哪些 穴宝盖的字 龜字旁的字 司辰 弹斤估两 谩昧 弃文存质 彐字旁的字 邂逅相遇 包含秣的词语有哪些 卜字旁的字 闹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