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游香岩寺 其一》

时间: 2025-07-26 19:42:59

诗句

取适向林麓,渐闻花气香。

沮洳细路侧,宛转临春阳。

诸峰纷来前,杖策依重冈。

俯视见虎迹,殷忧何能忘。

同怀二三人,为我携酒浆。

念兹最初地,努力风磴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6 19:42:59

游香岩寺 其一

作者: 陶澄 〔清代〕

原文展示

取适向林麓,渐闻花气香。
沮洳细路侧,宛转临春阳。
诸峰纷来前,杖策依重冈。
俯视见虎迹,殷忧何能忘。
同怀二三人,为我携酒浆。
念兹最初地,努力风磴长。

白话文翻译

我向树林的山麓走去,渐渐闻到了花的香气。
幽静的小路旁边,阳光正好洒落在春天的景色上。
各个山峰纷纷出现在眼前,我倚杖而立在重重山岗之上。
俯视山下,看到老虎的足迹,心中忧虑怎能忘却。
和两三位知己一起,给我带来酒水。
我怀念这里的最初景象,努力攀登这风吹的山坡。

注释

  • 取适: 取道,走向。
  • 林麓: 树林的山麓。
  • 沮洳: 沮丧、湿润的地方。
  • 宛转: 曲折,形容道路的状态。
  • 杖策: 拄着拐杖,策马而行。
  • 虎迹: 老虎的足迹,暗示危险或不安。
  • 酒浆: 酒水,此处指朋友们带来的饮品。
  • 风磴: 风吹过的山坡,可能指风势较大的地方。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陶澄,清代诗人,字竹隐,号澄庵,生于明末清初,后世对其诗作有较高评价,常以自然景观为题材,风格清新洒脱。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陶澄游览香岩寺时,借助山水风光抒发个人情感,表达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人的思念。

诗歌鉴赏

整首诗通过描绘前往香岩寺的自然景象,表达了诗人对春天的喜悦和对友人陪伴的珍视。开篇用“渐闻花气香”引入自然的芬芳,营造出一种轻松愉悦的氛围。接着,诗人描绘了山路的蜿蜒与阳光洒落的美好,展现出一种生机盎然的春日气息。

然而,诗中又突显出“俯视见虎迹”的情景,暗示了潜在的危险与忧虑,这种对比使得整首诗的情感更加深刻。最后,诗人表达了与友人一起品酒的愿望,这不仅是一种对友谊的珍视,更是对美好时光的向往。

整体而言,诗中自然景色与人情味的融合,体现出陶澄高雅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人文关怀。

诗词解析

  • 逐句解析:

    • “取适向林麓,渐闻花气香”:以“取适”开篇,营造出一幅春游的轻松画面,花香引人入胜。
    • “沮洳细路侧,宛转临春阳”:描绘道路旁的景象,细致的用词让人感受到春光的温柔。
    • “诸峰纷来前,杖策依重冈”:通过“杖策”一词,展现出诗人的从容,山峰的纷至沓来则象征着自然的壮丽。
    • “俯视见虎迹,殷忧何能忘”:突显自然景观中潜在的危险,带出内心的忧虑。
    • “同怀二三人,为我携酒浆”:表现出诗人对友人的依赖与珍视。
    • “念兹最初地,努力风磴长”:回忆过去的美好,表达出对未来的期望与努力。
  • 修辞手法:

    • 使用了对比手法,如“春阳”与“虎迹”的对立,形成了张力。
    • 通过意象的生动描绘,增强了诗的视觉效果和情感深度。
  • 主题思想:

    • 诗歌的主题在于人与自然的和谐,表达了对春天的赞美,对友谊的珍惜,以及对人生忧虑的思考。

意象分析

  • 花气: 代表春天的生机与美好。
  • 虎迹: 象征着潜在的危险和忧虑。
  • 酒浆: 友谊与欢聚的象征,表现出人际关系的温暖。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虎迹”象征什么? A. 美好
    B. 危险
    C. 友谊

  2. 诗人向谁携酒浆? A. 自己
    B. 朋友
    C. 家人

  3. 诗的主题主要是什么? A. 自然与友谊
    B. 战争与和平
    C. 孤独与思考

答案:

  1. B
  2. B
  3. 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山居秋暝》
  • 李白《月下独酌》

诗词对比: 与王维的《山居秋暝》相比,陶澄在自然描写上更具生动性,而王维则更注重意境的深邃。两者都反映了诗人与自然的深厚联系,但情感表达的侧重点有所不同。

参考资料

  • 《清代诗人陶澄研究》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与分析》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登书云台怀韩寅仲兼赠禹宝 明霞篇 赋得江清月近人 戏咏 边词 明月楼 登郡中销暑楼寄东川汝士 寒食出郊三首 其三 元夕雨 行乡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搔头摸耳 痱子 亠字旁的字 遐方绝壤 包含陿的词语有哪些 避妖圈 披毛索靥 包含陷的词语有哪些 私字儿的字 四点底的字 弃邪从正 印把子 反掌之易 深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退槽 丶字旁的字 雄视一世 马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