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王昭君辞》

时间: 2025-04-27 04:57:39

诗句

我本汉家子。

将适单于庭。

辞决未及终。

前驱已抗旌。

仆御涕流离。

辕马为悲鸣。

哀郁伤五内。

泣泪沾朱缨。

行行日已远。

乃造匈奴城。

延我于穹庐。

加我阏氏名。

殊类非所安。

虽贵非所荣。

父子见凌辱。

对之惭且惊。

杀身良未易。

默默以茍生。

茍生亦何聊。

积思常愤盈。

愿假飞鸿翼。

弃之以遐征。

飞鸿不我顾。

伫立以屏营。

昔为匣中玉。

今为粪土英。

朝华不足欢。

甘为秋草幷。

传语后世人。

远嫁难为情。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4:57:39

原文展示: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茍生。茍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朝华不足欢。甘为秋草幷。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白话文翻译:

我本是汉家的女儿,即将前往单于的宫廷。告别的话还未说完,前行的队伍已经举起了旗帜。仆人和车夫泪流满面,驾车的马儿发出悲鸣。内心的哀伤和忧郁让我五脏俱伤,泪水沾湿了红色的缨带。一路行走,日子越来越远,终于到达了匈奴的城池。他们邀请我进入他们的帐篷,赐予我阏氏的称号。但与异族人相处并不安稳,即使地位高贵也不感到荣耀。父子受到侮辱,面对这些我感到羞愧和震惊。牺牲自己并不容易,只能默默地苟且偷生。苟且偷生又有什么意义呢?积压的思绪和愤怒充满了心间。希望借助飞鸿的翅膀,抛弃这一切远走高飞。但飞鸿并不理会我,我只能孤独地站立,感到迷茫。曾经我是匣中的美玉,如今却成了粪土中的英华。早晨的花朵不再带来欢乐,我宁愿与秋草一同凋零。传话给后世的人,远嫁他乡是多么难以承受的情感。

注释:

  • 汉家子:指汉朝的女子。
  • 单于庭:匈奴单于的宫廷。
  • 辞决:告别的话。
  • 抗旌:举起旗帜。
  • 仆御:仆人和车夫。
  • 涕流离:泪流满面。
  • 辕马:驾车的马。
  • 五内:五脏。
  • 朱缨:红色的缨带。
  • 穹庐:匈奴的帐篷。
  • 阏氏:匈奴单于的妻子。
  • 殊类:异族人。
  • 茍生:苟且偷生。
  • 飞鸿翼:飞鸿的翅膀。
  • 屏营:迷茫。
  • 匣中玉:比喻珍贵的东西。
  • 粪土英:比喻被遗弃的珍贵之物。
  • 朝华:早晨的花朵。
  • 秋草幷:与秋草一同凋零。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石崇是魏晋时期的文学家,以其豪放的诗风和丰富的创作而闻名。他的诗歌多涉及个人情感和社会现实,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个人的不幸。

创作背景: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汉家女子被迫远嫁匈奴的悲惨遭遇,反映了当时汉匈关系紧张和女性命运的无奈。诗中通过女子的内心独白,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族生活的抗拒。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第一人称的叙述,深刻描绘了一个汉家女子被迫远嫁匈奴的悲惨遭遇。诗中,女子对故乡的思念、对异族生活的抗拒以及内心的痛苦和无奈,都被细腻地表达出来。石崇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如“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等,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展现了石崇深厚的文学功底和对女性命运的深刻同情。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我本汉家子。将适单于庭。

    • 表达了女子对自己身份的认同和对即将前往的异族宫廷的无奈。
  2. 辞决未及终。前驱已抗旌。

    • 描绘了女子告别时的匆忙和不舍,以及前行的队伍已经举起旗帜的情景。
  3. 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

    • 通过仆人和车夫的泪流满面和驾车的马的悲鸣,表达了女子内心的哀伤。
  4. 哀郁伤五内。泣泪沾朱缨。

    • 描述了女子内心的痛苦和泪水沾湿了红色的缨带,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5. 行行日已远。乃造匈奴城。

    • 表达了女子一路行走,日子越来越远,终于到达了匈奴的城池的情景。
  6. 延我于穹庐。加我阏氏名。

    • 描绘了女子被邀请进入匈奴的帐篷,并被赐予阏氏的称号的情景。
  7. 殊类非所安。虽贵非所荣。

    • 表达了女子对异族生活的不安和对高贵地位的不以为然。
  8. 父子见凌辱。对之惭且惊。

    • 描述了女子面对父子受到侮辱时的羞愧和震惊。
  9. 杀身良未易。默默以茍生。

    • 表达了女子牺牲自己并不容易,只能默默地苟且偷生的无奈。
  10. 茍生亦何聊。积思常愤盈。

    • 表达了女子苟且偷生又有什么意义,积压的思绪和愤怒充满了心间的情感。
  11. 愿假飞鸿翼。弃之以遐征。

    • 表达了女子希望借助飞鸿的翅膀,抛弃这一切远走高飞的愿望。
  12. 飞鸿不我顾。伫立以屏营。

    • 描述了飞鸿并不理会女子,女子只能孤独地站立,感到迷茫的情景。
  13.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

    • 通过比喻,表达了女子曾经是珍贵的东西,如今却成了被遗弃的珍贵之物的感慨。
  14. 朝华不足欢。甘为秋草幷。

    • 表达了女子早晨的花朵不再带来欢乐,宁愿与秋草一同凋零的情感。
  15. 传语后世人。远嫁难为情。

    • 表达了女子传话给后世的人,远嫁他乡是多么难以承受的情感的感慨。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通过比喻,表达了女子曾经是珍贵的东西,如今却成了被遗弃的珍贵之物的感慨。
  • 拟人:如“辕马为悲鸣。”通过拟人,表达了驾车的马的悲鸣,增强了情感的表达。
  • 对仗:如“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通过对仗,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是表达一个汉家女子被迫远嫁匈奴的悲惨遭遇,以及她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异族生活的抗拒。通过女子的内心独白,展现了她内心的痛苦和无奈,以及对自由和尊严的渴望。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优美,反映了当时社会的动荡和女性命运的无奈。

意象分析:

  • 意象词汇:如“仆御涕流离”、“辕马为悲鸣”、“泣泪沾朱缨”等,通过生动的意象,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
  • 文化内涵:如“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通过比喻,表达了女子曾经是珍贵的东西,如今却成了被遗弃的珍贵之物的感慨,反映了女性命运的无奈和社会现实的残酷。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仆御涕流离”表达了什么情感?

    • A. 喜悦
    • B. 悲伤
    • C. 愤怒
    • D. 惊讶
  2. “昔为匣中玉。今为粪土英。”使用了什么修辞手法?

    • A. 比喻
    • B. 拟人
    • C. 对仗
    • D. 排比
  3. 诗中女子希望借助什么远走高飞?

    • A. 飞鸿的翅膀
    • B. 马的蹄子
    • C. 船的帆
    • D. 鸟的羽毛

答案:

  1. B. 悲伤
  2. A. 比喻
  3. A. 飞鸿的翅膀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塞的悲壮和女性的无奈。
  • 杜甫的《春望》:通过春天的景象,表达了诗人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诗词对比:

  • 王昭君辞与王昌龄的《出塞》:两者都描绘了边塞的悲壮和女性的无奈,但王昭君辞更侧重于个人情感的表达,而出塞则更侧重于边塞的战争景象。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中国古代文学史》
  • 《魏晋南北朝诗选》
  • 《石崇诗集》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成语: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马筱潭报雨 黄朝散挽诗 其二 和晚渡咸阳 赠友 灵武台 馆中戏笔二首 其二 鸟鹊歌 胡伯玉隐趣图四咏 其四 竹涧亭 捣纸 复字闲咏六言绝句(五首)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生字旁的字 鬲字旁的字 包含根的成语 骐骥困盐车 斗字旁的字 包含耿的词语有哪些 入字旁的字 恶叉 汤池铁城 贫贤 耳聪目明 省额 缺一不可 在籍 包含醒的词语有哪些 素昧生平 怀山襄陵 走之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