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01:31:2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31:21
晦日益州北池陪宴
作者:司空曙 〔唐代〕
临泛从公日,仙舟翠幕张。
七桥通碧沼,双树接花塘。
玉烛收寒气,金波隐夕光。
野闻歌管思,水静绮罗香。
游骑萦林远,飞桡截岸长。
郊原怀灞浐,陂溠写江潢。
常侍传花诏,偏裨问羽觞。
岂令南岘首,千载播馀芳。
在临近中午的时候,我和朋友们乘船出游,仙女般的船上张开了翠绿的帷幕。七座桥梁通向碧绿的池塘,双排的树木连接着花香弥漫的塘边。玉制的蜡烛驱散了寒气,金色的波光隐没在夕阳之中。远处传来歌声,令人浮想联翩,水面静谧,散发着绮丽的香气。游骑在林间徘徊,船桨轻轻划过岸边。郊野怀念着灞河和浐河,水波荡漾写下江水的景象。常侍传递花的圣旨,偏偏问起酒杯的事。难道要让南岘的美景,千年之后仍留余香?
作者介绍:司空曙,唐代诗人,字子穆,号天台,出生于今陕西省,因其诗歌风格清新自然,常以山水田园为题材,受到当时的喜爱。
创作背景:诗作于蜀地,描绘了晦日(阴天)时在北池的游玩场景,表达了诗人与友人共游时的愉悦与对自然的热爱。
《晦日益州北池陪宴》是一首描绘自然美的诗歌,展现了诗人与友人共游的宁静与欢愉。全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自然景色与人文情怀的融合。开头两句以“临泛从公日,仙舟翠幕张”描绘了游玩的场景,仿佛让人置身于一个如梦似幻的境地。接着,诗中描绘了七座桥梁通向碧绿的池塘,双排的树木连接着花香弥漫的塘边,展现了一幅和谐美丽的自然画卷。
随着诗意的深入,诗人描绘了夕阳的金波与静谧的水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与自然的宁静。尤其是“玉烛收寒气,金波隐夕光”两句,将晚霞与水面映照的美景交织在一起,给人以温暖而又清新的感受。最后几句则表达了诗人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憧憬,充满了对友谊和自然的热爱。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仙舟”比喻船的美丽)、拟人(如“玉烛收寒气”),以及对仗(如“金波隐夕光”对“玉烛收寒气”),展现了诗人的艺术才华。
主题思想:全诗通过描绘自然景色与友人欢聚的场景,表达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自然的热爱,传递出一种淡淡的乡愁与对美好时光的怀念。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仙舟”指的是什么?
诗中“金波隐夕光”表达了怎样的意境?
诗人怀念的“灞浐”指的是哪个地方?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