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3:27:4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3:27:45
九日送人
送人冠獬豸,值节佩茱萸。
均赋征三壤,登车出五湖。
水风凄落日,岸叶飒衰芜。
自恨尘中使,何因在路隅。
在重阳节送别朋友,朋友头戴獬豸帽,节日里佩戴着茱萸。我们都赋诗应景,朋友乘车离开,走向五湖四海。水面上风凉,落日凄凉,岸边的树叶在风中飘落,显得衰败。自己感到身处尘世的羁绊,为什么会停留在路的角落呢?
重阳节,又称“重九”,是中国的传统节日,象征长寿,常常在这一天人们会登高、饮菊花酒、佩茱萸。诗中提到的送别场景,正是这种节日氛围的体现,表达了对友人的不舍和对人生旅途的感慨。
司空曙,字子云,唐代诗人,生平多游历,诗风清新,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及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多富含哲理,情感真挚。
此诗作于重阳节,表达了送别友人时的惆怅与感慨,反映了诗人在社会动荡中对人生无常的思考,体现了对友谊的珍视和对未来的迷惘。
《九日送人》是一首充满情感的送别诗,作品以重阳节为背景,借助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的深情与不舍。全诗用词简练而富有诗意,开头以“送人冠獬豸”引入,描述了送别时的仪式感,突出了节日的氛围。接着,诗人通过“均赋征三壤,登车出五湖”展现了友人的远行,表达了对游子未来的祝福。
在后半部分,诗人描绘了凄凉的自然景象,“水风凄落日,岸叶飒衰芜”不仅渲染了送别的氛围,还隐含了诗人内心的惆怅与孤寂。最后一句“自恨尘中使,何因在路隅”,则是情感的高潮,诗人感到尘世的羁绊与无奈,问自己为何停留在路的角落,表现出一种对人生和命运的深思。
整首诗情感真挚,意象丰富,通过对自然与人生的深刻观察,展现了唐代诗人特有的审美情趣和哲理思考。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是对友人的送别与对人生的感慨。通过重阳节这一背景,表现了对友谊的珍视与对人生无常的深刻思考,体现了诗人对个人命运的反思与对未来的迷惘。
诗中提到的节日是什么?
a) 中秋节
b) 重阳节
c) 春节
答案: b) 重阳节
诗中所用的“獬豸”象征什么?
a) 富贵
b) 正义
c) 冷酷
答案: b) 正义
“水风凄落日”中的“落日”带有何种情感色彩?
a) 温暖
b) 凄凉
c) 明亮
答案: b) 凄凉
与李白的《赠友人》相比,《九日送人》更加强调了节日的氛围和个人的内心感受,而李白则更加侧重于豪放的个性与友情的深厚。两者都反映了对友人的不舍,但情感表达方式却各具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