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送曲山人之衡州》

时间: 2025-07-29 16:13:30

诗句

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甜雪饮红浆。

衣巾半染烟霞气,

语笑兼和药草香。

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7-29 16:13:30

原文展示:

《送曲山人之衡州》
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甜雪饮红浆。
衣巾半染烟霞气,语笑兼和药草香。
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
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描写了一位名叫曲山人的朋友,他眉目如画,犹如白石般光彩照人,已经享用了美酒与佳肴。他的衣衫沾染了烟霞的气息,谈笑间也弥漫着药草的芬芳。茅洞里,清脆的玉音在暗流中流淌,衡山的碧绿映衬着朝阳的光辉。千年的城郭仿佛在向我诉说,华表高耸入云,夜晚的霜白如雪。

注释:

  • 白石:形容人的眉目如白石般明亮,传达出一种清新脱俗的美感。
  • 甜雪:指美酒,甜美的酒液如同雪一般洁白。
  • 烟霞气:指山间的云雾气息,形容自然的美。
  • 语笑兼和:即谈笑声中也带有和谐的气息,形象地表达了朋友间的亲密关系。
  • 茅洞:指茅草屋,传统的居所。
  • 玉声:清脆悦耳的声音,常用来形容音乐或流水声。
  • 千年城郭:古老的城池,象征历史的悠久。
  • 华表:古代的标志性建筑,象征着高耸入云,具有重要的文化价值。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司空曙(约公元710年-约公元770年),字子云,号少微,唐代诗人,生于今陕西省。他的诗歌以清新、明快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和抒发情感。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与送别有关,曲山人将要前往衡州,司空曙以此诗表达对朋友的惜别之情,同时也寄托了对友人未来的美好祝愿。

诗歌鉴赏:

《送曲山人之衡州》是一首表现友情的诗作。诗中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现了曲山人清新脱俗的形象以及二人之间深厚的友谊。开头的“白石先生眉发光,已分甜雪饮红浆”,用生动的比喻描绘了友人的气质与风度,显示了诗人对友人的赞美与欣赏。接着,诗人通过“衣巾半染烟霞气,语笑兼和药草香”进一步展现了友人身上的自然气息,传达出一种和谐、温暖的氛围。

中间几句“茅洞玉声流暗水,衡山碧色映朝阳”,则描绘了衡山的美丽景色,诗人用“玉声”与“碧色”构建出一种宁静而又生动的画面,仿佛能让人身临其境,感受到山水的清新和自然的魅力。最后两句“千年城郭如相问,华表峨峨有夜霜”,则通过历史和时间的对比,表达了对未来的思考和对友人的祝愿,留给读者无尽的遐想。

总体而言,此诗不仅仅是送别,更多的是对友人未来的美好期许,以及对自然与历史的深刻感悟,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邃的思考。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白石先生眉发光:比喻友人如白石般光辉,暗喻其才华横溢。
  2. 已分甜雪饮红浆:形容友人享用了美酒,表达友好情谊。
  3. 衣巾半染烟霞气:象征着自然的气息,暗示友人气质出众。
  4. 语笑兼和药草香:展现友人幽默风趣,营造亲切的氛围。
  5. 茅洞玉声流暗水:描绘出茅草屋内的宁静与和谐,表现诗人对自然的热爱。
  6. 衡山碧色映朝阳:展现了衡山的美丽,象征着光明与希望。
  7. 千年城郭如相问:古老的城池似乎在询问历史,表现出对时间的感慨。
  8. 华表峨峨有夜霜:高耸的华表在夜霜中显得更加巍峨,象征着坚韧与不屈。

修辞手法:

  • 比喻:如“白石先生”比喻友人的美丽。
  • 对仗:如“衣巾半染烟霞气,语笑兼和药草香”表现出和谐的意境。
  • 夸张:如“华表峨峨有夜霜”强调了华表的高耸和气势。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与深情的描写,表达了对友人曲山人的祝福与惜别,同时展现了自然的美好与历史的厚重,传达了诗人对生活的热爱及对友谊的珍视。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白石:象征纯洁与高雅。
  • 甜雪:象征美好的生活与享受。
  • 烟霞:象征自然的灵动与美丽。
  • 玉声:象征优美的艺术与自然之声。
  • 衡山:象征稳重与高远的追求。
  • 华表:象征历史与文化的积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白石先生”指的是: A. 一位高官
    B. 朋友的美丽气质
    C. 一位诗人

  2. “千年城郭如相问”的意思是: A. 城郭很古老
    B. 城郭在向我提问
    C. 城郭很繁华

  3. 诗中提到的“药草香”指的是什么? A. 药物的香气
    B. 大自然的芬芳
    C. 友人的幽默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之涣的《登鹳雀楼》:同样描绘自然的壮丽与人生的哲思。
  • 李白的《送友人》:表达对友人的离别之情。

诗词对比:
将司空曙的《送曲山人之衡州》与王之涣的《登鹳雀楼》进行对比。两者都描绘了自然美景和对友人的情感,但《送曲山人之衡州》更着重于亲密的友情,而《登鹳雀楼》则更侧重于壮丽的景象和人生哲理。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歌赏析》
  • 《司空曙诗集》

相关查询

临江仙·枕上莺声初破睡 西江月 望江南 满江红 传言玉女 蓦山溪 水调歌头 谒金门 愁倚阑/春光好 其一 又名春光好 南歌子 其四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得意洋洋 韦字旁的字 望风响应 欠字旁的字 手字旁的字 别党 琳琅触目 大起大落 包含芸的词语有哪些 狼开头的成语 烧刀 犀栉 形单影单 艮字旁的字 包含东的词语有哪些 豕字旁的字 包含眩的词语有哪些 僚庶 观者云集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