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月夜登阁避暑》

时间: 2025-05-02 17:40:26

诗句

旱久炎气盛,中人若燔烧。

清风隐何处,草树不动摇。

何以避暑气,无如出尘嚣。

行行都门外,佛阁正岧峣.

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

开襟当轩坐,意泰神飘飘。

回看归路傍,禾黍尽枯焦。

独善诚有计,将何救旱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7:40:26

原文展示

月夜登阁避暑
白居易 〔唐代〕

旱久炎气盛,中人若燔烧。
清风隐何处,草树不动摇。
何以避暑气,无如出尘嚣。
行行都门外,佛阁正岧峣。
清凉近高生,烦热委静销。
开襟当轩坐,意泰神飘飘。
回看归路傍,禾黍尽枯焦。
独善诚有计,将何救旱苗。

白话文翻译

长时间旱季,炎热的气息愈发强烈,让人感觉像是被烧烤一般。清风不知道藏在哪里,草木也无一丝动摇。如何才能避开这酷热呢?唯有远离尘世的喧嚣。走出城门,佛阁高耸而立,正好让我在这里享受清凉。炎热慢慢消散,坐在窗前,心情舒畅,精神也随之飘然。回头望去,路边的禾苗都已枯焦。独自修身养性确实有办法,但这干旱的田地又该如何拯救呢?

注释

  • 旱久:指长时间的干旱。
  • 炎气:高温的气息。
  • 中人:普通人。
  • 燔烧:像被火烧一样。
  • 清风:凉爽的风。
  • 尘嚣:喧闹的世俗。
  • 岧峣:高耸、巍峨。
  • 意泰:意态舒畅。
  • 禾黍:指禾苗和黍米。
  • 独善:独自修身养性。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因其平易近人的文风和关心民生而广受欢迎。他的诗作涵盖了多种题材,如政治、生活、爱情等,尤其以《琵琶行》和《长恨歌》闻名。

创作背景

在唐代,炎热的夏季常常带来干旱和农作物的枯萎。白居易在此诗中表达了对自然气候的感慨,以及对农民生存境况的关注,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关心与思考。

诗歌鉴赏

《月夜登阁避暑》是一首描写盛夏酷热中寻求清凉的诗作,白居易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他对自然与人类生存状态的深刻思考。诗中前四句描绘了炎热天气的压迫感,"旱久炎气盛"一语,直击人心,给人一种窒息的感觉。接着,诗人追寻清风的无处可寻,反映了他内心的焦虑与无奈。接下来的描写转向了佛阁这一避暑圣地,诗人在这里找到了些许的清凉与安宁,表达了他对世俗喧嚣的厌倦与对宁静生活的向往。

后半部分则转向对庄稼的忧虑,"禾黍尽枯焦"的景象不仅是对干旱的直观描述,更是对农民生计的担忧。诗的最后一句提出了独善其身的局限性,表达了对社会责任的省思。整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细腻的情感,表现了白居易对自然、人生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对社会的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旱久炎气盛:长时间的干旱,炎热越来越强烈。
  2. 中人若燔烧:普通人感受到如同被火烧烤般的炎热。
  3. 清风隐何处:凉爽的风不知道在哪里。
  4. 草树不动摇:草木一动不动,显得异常沉闷。
  5. 何以避暑气:怎样才能避开这酷热的气息?
  6. 无如出尘嚣:唯有远离尘世的喧嚣。
  7. 行行都门外:走出城门。
  8. 佛阁正岧峣:佛阁高耸入云,恰好可以避暑。
  9. 清凉近高生:在这里,清凉的气息逐渐显现。
  10. 烦热委静销:炎热的感觉渐渐消散,心情平静。
  11. 开襟当轩坐:坐在窗前,敞开衣襟。
  12. 意泰神飘飘:心情舒畅,精神也随之飘逸。
  13. 回看归路傍:回头看走过的路旁。
  14. 禾黍尽枯焦:田里的禾苗已全都枯焦。
  15. 独善诚有计:独自修身养性确实有办法。
  16. 将何救旱苗:但这干旱的田地又该如何拯救?

修辞手法

  • 比喻:将酷热比作烧烤,形象生动。
  • 对仗:如“清风隐何处,草树不动摇”,工整且富有韵律感。
  • 拟人:赋予自然元素以人性化的情感,如“清风隐何处”。

主题思想

整首诗以对炎热夏季的描绘为引子,表现了诗人对清凉的渴望和对干旱造成的困扰的深切忧虑,反映了他对自然与人类生存关系的思考,以及对社会责任感的强调。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炎气:象征酷热与困扰。
  • 清风:象征希望与清凉。
  • 佛阁:象征宁静与避世的理想场所。
  • 禾黍:象征农田与生计,反映社会现实。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旱久炎气盛”中的“炎气”指的是: A. 冷空气
    B. 炎热的气息
    C. 清风
    D. 雨水

  2. “何以避暑气”的意思是: A. 如何能够获得清凉
    B. 如何能够避免干旱
    C. 如何能够逃离城市
    D. 如何能够放松心情

  3. 诗中提到的“禾黍尽枯焦”所指的是: A. 丰收的喜悦
    B. 农作物的枯萎
    C. 田地的美丽
    D. 农民的幸福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山居秋暝》
  • 杜甫的《望岳》
  • 李白的《静夜思》

诗词对比

  • 王维《山居秋暝》与白居易《月夜登阁避暑》均描绘了自然景色,但前者更偏向于表现宁静的山林生活,而后者则强调了对酷热的逃避与对社会现实的关注。两者在意象上有相似之处,但情感基调有所不同,前者更为恬淡,后者则带有忧虑。

参考资料

  • 《白居易诗集》
  • 《唐诗三百首》
  • 《中国古典诗词鉴赏》

相关查询

寻春题诸家园林 答杨使君登楼见忆 惜落花 思妇眉 元和十二年淮寇未平诏停岁仗愤然有感率尔成章 木芙蓉花下招客饮 玩迎春花赠杨郎中 酬皇甫宾客 和王十八蔷薇涧花时有怀萧侍御兼见赠 偶吟自慰兼呈梦得(予与梦得甲子同,今俱七十)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股肱腹心 三言讹虎 金字旁的字 鋭头 叩心泣血 嫚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一则一,二则二 閠字旁的字 穷戚 首字旁的字 衙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铁勒 亠字旁的字 长字旁的字 击辕之歌 躭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东手接来西手去 利利索索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