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3 10:52:3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3 10:52:37
作者: 白居易 〔唐代〕
类型: 古诗词
帝城春欲暮,喧喧车马度。
共道牡丹时,相随买花去。
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
灼灼百朵红,戋戋五束素。
上张幄幕庇,旁织巴篱护。
水洒复泥封,移来色如故。
家家习为俗,人人迷不悟。
有一田舍翁,偶来买花处。
低头独长叹,此叹无人喻。
一丛深色花,十户中人赋。
在帝都春天即将结束之际,街道上车马喧闹,
大家都在谈论牡丹的时节,纷纷前来买花。
花的价格没有固定的标准,只有看花的多少来决定。
那灼灼的红花有百朵,而那稀疏的白花只有五束。
在花市上搭起帷幕遮阳,旁边用篱笆保护。
浇水后再用泥土封住,移植过来的花儿颜色依然如故。
家家户户都在习惯这个风俗,人人都沉迷其中却不自知。
有一位田舍老翁,偶尔来到花市买花。
他低头长叹,这叹息无人能够理解。
一丛深色的花,十户人家为之赋诗。
诗中没有直接引用特定的历史典故,但通过描绘牡丹的盛况和人们对花的追逐,反映了唐代社会对美的追求和对物质的迷恋。
作者介绍:
白居易(772年-846年),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以平易近人的语言和丰富的情感著称,尤其擅长描写民生和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
该诗创作于唐代盛世时期,正值牡丹花盛开之际,反映了当时人们对花卉的热爱和追逐,同时也隐含了对物质享受的批判。
《买花》通过生动的场景描绘,展现了帝城春日的繁华以及人们对牡丹的热爱,诗中体现了一种对美的追求与对平凡生活的反思。开头几句通过车马的喧闹,营造了一种热闹的氛围,紧接着引入牡丹,代表了人们对美好事物的向往与追逐。
诗人在描写花市的繁华时,隐含了对物质的迷失,尤其是“贵贱无常价,酬直看花数”一句,揭示了人们在追求美的过程中,往往忽略了其本质的价值。最后,田舍翁的叹息则为整首诗增添了一丝悲凉,反映了对这种物质追求的无奈与反思。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生动的意象,展现了社会风貌和人们对生活的不同理解,表现了白居易对社会现象的深刻洞察和对人性深层的思考。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写买花的场景,探讨了人们对美的追求与物质享受的迷失,展现了社会的繁华与个体的无奈。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帝城”指的是哪个城市?
诗中提到的花有哪些颜色?
田舍翁的叹息表现了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