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4 08:27: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4 08:27:47
早年同遇陶钧主,
利钝精粗共在熔。
金剑淬来长透匣,
铅刀磨尽不成锋。
差肩北省惭非据,
接武南宫幸再容。
跛鳖虽迟骐骥疾,
何妨中路亦相逢。
在年轻时我们曾同在陶钧的门下,
无论是利器还是钝器,都在这个熔炉中共融。
金剑经过淬火,最终能透出匣子,
而铅刀虽然磨尽,却始终无法成形。
我在北省的地位低下,感到羞愧不已,
而在南宫的武职中,幸而能再度相聚。
虽然跛鳖行得慢,而骐骥奔跑迅速,
但在路中相遇,又何妨呢?
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他的诗风平易近人,内容宽广,特别擅长描写社会民生和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在当时的文学界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这首诗作于白居易与韦左丞相聚时,诗中表达了对旧友的思念与相聚的喜悦,同时也流露出对自身处境的反思与感慨,体现了白居易一贯的人文关怀和对友谊的珍视。
这首诗通过描绘早年与韦左丞的共同经历和后来的重聚,展现了友谊的珍贵与深厚。开头两句提到早年同是陶钧主下的学子,表明两人有着共同的理想与追求。接着用“金剑”和“铅刀”的对比,形象地反映了他们在才华与成就上的不同,金剑象征着经过磨炼而成的优质,而铅刀则暗示了一种未能成器的遗憾。后面几句则描绘了自己在北省的无奈与在南宫的重聚,虽有地位的差异,但相逢的喜悦却是无价的。最后用“跛鳖”与“骐骥”的对比,表达了即使在不同的境遇中,也能够在某个时刻相遇,体现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人生无常的豁达态度。
整首诗通过回忆与友人韦左丞的旧时情谊,反映了白居易对友谊的珍视,对人生境遇的哲学思考以及自我价值的认知。
这首诗的作者是谁?
诗中“金剑”与“铅刀”的对比主要象征什么?
“跛鳖虽迟骐骥疾”这句表达了什么含义?
在白居易的《喜与韦左丞同入南省,因叙旧以赠之》中,友谊与人生的哲思交织;而杜甫的《月夜忆舍弟》则更多地侧重于家国情怀与个人的忧愁。两者在情感的深度上各有千秋,前者显得更加豁达与乐观,后者则充满了对离散与苦难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