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20:34:01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20:34:01
题文集匮
破柏作书匮,匮牢柏复坚。
收贮谁家集,题云白乐天。
我生业文字,自幼及老年。
前后七十卷,小大三千篇。
诚知终散失,未忍遽弃捐。
自开自锁闭,置在书帷前。
身是邓伯道,世无王仲宣。
只应分付女,留与外孙传。
这首诗描写了我用破旧的柏木制作书匣,匣子虽然是破的,但柏木依然坚固。书匣中收存的书籍,究竟是哪个家庭的收藏呢?匣子上题着“白乐天”四个字。我自幼便从事文书工作,直到老年。如今我前后写了七十卷书,大小共三千篇。虽然我知道这些书终将会散失,但我不忍心轻易地丢弃。书匣我自己打开和锁上,放置在书帷前。我就像古代的邓伯道,而世上再无王仲宣。最后,我只希望把这些书留给女儿,传给我的外孙。
作者介绍:白居易(772-846),字乐天,号香山居士,唐代著名诗人,以诗歌平易近人、情感真挚著称。他的作品涉及社会、人生和自然等多个方面,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之一。
创作背景:这首诗的创作背景是在白居易晚年,他对自己一生的写作和所创作的书籍进行了回顾和反思,表达了对文字的热爱和对后世传承的希望。
这首《题文集匮》通过朴素的语言和细腻的情感,展现了白居易对自己文学生涯的深刻思考。诗中的书匣象征着他一生的创作和积累,破旧的柏木匣子虽然外表不再完好,却依然坚固,寓意着文字的价值和永恒。诗人自幼便与文字结缘,经历了七十年的创作,积累了三千篇作品,显示了他勤奋的创作精神和对文学的执着追求。
在诗的后半部分,白居易表达了对自己作品未来命运的担忧,尽管知道这些书籍可能会散失,但他仍然不愿轻易放弃,体现了他对文化传承的重视。最后,他以邓伯道自喻,表达了对后代的期望,愿将自己的文学遗产传给女儿和外孙,表现出一种责任感和使命感。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全诗使用了比喻、对仗等修辞手法,通过简单的语言表现出深厚的文化内涵和情感。
主题思想:这首诗表现了白居易对自己一生创作的反思,对文字的热爱,以及对后代传承文化的期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白乐天”是指谁?
A. 白居易
B. 王维
C. 杜甫
诗人用什么材料制作书匣?
A. 橡木
B. 柏木
C. 桃木
诗中提到的“邓伯道”是指什么?
A. 一位诗人
B. 一位书法家
C. 一位画家
答案:1.A 2.B 3.B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