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念奴娇(汉武巡朔方)》

时间: 2025-05-09 16:19:42

诗句

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

猎取天骄驰卫霍,如使鹰鹯驱雀。

鏖战皋兰,犁庭龙碛,饮至行勋爵。

中华疆盛,坐令夷狄衰弱。

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

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

寄语单于,两君相见,何苦逃沙漠。

英风如在,卓然千古高著。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16:19:42

原文展示:

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猎取天骄驰卫霍,如使鹰鹯驱雀。鏖战皋兰,犁庭龙碛,饮至行勋爵。中华疆盛,坐令夷狄衰弱。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寄语单于,两君相见,何苦逃沙漠。英风如在,卓然千古高著。

白话文翻译:

茂陵的仙客,真是天赐的雄才大略。猎取天骄如同卫青、霍去病,就像鹰鹯驱赶麻雀一样。在皋兰激烈战斗,犁平敌人的庭院,龙碛之地,庆祝胜利并授予勋爵。中华疆域强盛,使得夷狄衰弱。回想当日巡视边疆,率领十万骑兵,横扫北方边境。亲自统领勇猛的军队,谈笑间让敌人胆战心惊。寄语单于,两位君主相见,何必逃往沙漠。英勇的风采如同仍在,卓越千古,高居不朽。

注释:

  • 茂陵仙客:指汉武帝刘彻,因其陵墓在茂陵,故称。
  • 天与雄才宏略:天赐予的雄才大略。
  • 猎取天骄:指汉武帝征讨匈奴,天骄指匈奴。
  • 驰卫霍:指汉朝名将卫青、霍去病。
  • 鹰鹯驱雀:比喻汉军如猛禽驱赶小鸟般轻易击败匈奴。
  • 鏖战皋兰:在皋兰山激烈战斗。
  • 犁庭龙碛:犁平敌人的庭院,龙碛指匈奴的领地。
  • 饮至行勋爵:庆祝胜利并授予勋爵。
  • 中华疆盛:中华疆域强盛。
  • 坐令夷狄衰弱:使得夷狄衰弱。
  • 勒兵十万骑:率领十万骑兵。
  • 横临边朔:横扫北方边境。
  • 亲总貔貅:亲自统领勇猛的军队。
  • 谈笑看:谈笑间。
  • 黠虏心惊胆落:敌人胆战心惊。
  • 寄语单于:寄语匈奴的首领单于。
  • 两君相见:两位君主相见。
  • 何苦逃沙漠:何必逃往沙漠。
  • 英风如在:英勇的风采如同仍在。
  • 卓然千古高著:卓越千古,高居不朽。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宰相,主张抗金,是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李纲的诗词多表现爱国情怀和抗敌意志,风格雄浑豪放。

创作背景: 这首诗《念奴娇(汉武巡朔方)》是李纲赞颂汉武帝刘彻的雄才大略和对抗匈奴的英勇事迹。诗中通过描绘汉武帝的军事行动和边疆巡视,展现了汉武帝的英勇和中华疆域的强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抗金斗争的坚定信念和期望。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汉武帝刘彻的赞颂,展现了其雄才大略和对抗匈奴的英勇事迹。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典故,如“猎取天骄驰卫霍”、“如使鹰鹯驱雀”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汉武帝的军事行动。同时,诗中也体现了对中华疆域强盛的自豪感和对夷狄衰弱的蔑视。通过对汉武帝的追忆,作者表达了对英勇事迹的敬仰和对国家强盛的期望,展现了强烈的爱国情怀和抗敌意志。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茂陵仙客,算真是天与雄才宏略。
    • 茂陵仙客指汉武帝,天与雄才宏略强调其天赋的才能和宏大的战略。
  2. 猎取天骄驰卫霍,如使鹰鹯驱雀。
    • 猎取天骄指征讨匈奴,驰卫霍比喻汉武帝的军事行动如同卫青、霍去病一样英勇,鹰鹯驱雀形象地描绘了汉军的压倒性优势。
  3. 鏖战皋兰,犁庭龙碛,饮至行勋爵。
    • 鏖战皋兰描述了激烈的战斗,犁庭龙碛指彻底击败敌人,饮至行勋爵庆祝胜利并授予勋爵。
  4. 中华疆盛,坐令夷狄衰弱。
    • 中华疆盛表达了国家强盛的自豪,坐令夷狄衰弱显示了对敌人的蔑视。
  5. 追想当日巡行,勒兵十万骑,横临边朔。
    • 追想当日巡行回忆汉武帝的边疆巡视,勒兵十万骑描绘了庞大的军队,横临边朔指横扫北方边境。
  6. 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
    • 亲总貔貅指亲自统领勇猛的军队,谈笑看显示了汉武帝的从容不迫,黠虏心惊胆落描绘了敌人的恐惧。
  7. 寄语单于,两君相见,何苦逃沙漠。
    • 寄语单于表达了对匈奴首领的劝告,两君相见指两位君主相见,何苦逃沙漠表达了对其逃亡的不解。
  8. 英风如在,卓然千古高著。
    • 英风如在强调汉武帝的英勇风采如同仍在,卓然千古高著表达了对其卓越成就的赞颂。

修辞手法:

  • 比喻:如“如使鹰鹯驱雀”、“猎取天骄驰卫霍”等,形象生动地描绘了汉武帝的军事行动。
  • 典故:如“猎取天骄驰卫霍”中提到的卫青、霍去病,是汉朝名将,用以比喻汉武帝的英勇。
  • 对仗:如“鏖战皋兰,犁庭龙碛”、“亲总貔貅谈笑看,黠虏心惊胆落”等,增强了诗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赞颂汉武帝的雄才大略和对抗匈奴的英勇事迹,展现了汉武帝的英勇和中华疆域的强盛,同时也表达了作者对抗金斗争的坚定信念和期望。

意象分析:

  • 茂陵仙客:指汉武帝,象征着英勇和智慧。
  • 天骄:指匈奴,象征着敌人和挑战。
  • 鹰鹯驱雀:比喻汉军的压倒性优势,象征着胜利和征服。
  • 皋兰、龙碛:指战斗地点,象征着战场和胜利。
  • 貔貅:指勇猛的军队,象征着力量和勇气。
  • 单于:指匈奴首领,象征着敌人和对手。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茂陵仙客”指的是谁? A. 汉武帝 B. 卫青 C. 霍去病 D. 李纲 答案:A

  2. “猎取天骄驰卫霍”中的“卫霍”指的是谁? A. 卫青和霍去病 B. 卫子夫和霍光 C. 卫瓘和霍禹 D. 卫绾和霍谞 答案:A

  3. 诗中的“鹰鹯驱雀”比喻什么? A. 汉军的压倒性优势 B. 匈奴的弱小 C. 汉武帝的智慧 D. 卫青和霍去病的英勇 答案:A

  4. “鏖战皋兰,犁庭龙碛”描述的是什么? A. 汉武帝的边疆巡视 B. 汉军的军事行动 C. 汉武帝的日常生活 D. 汉武帝的政治策略 答案:B

  5. “亲总貔貅谈笑看”中的“貔貅”指的是什么? A. 勇猛的军队 B. 汉武帝的宠物 C. 汉武帝的宝物 D. 汉武帝的随从 答案:A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昌龄的《出塞》:同样描绘了边疆战争和英雄气概。
  • 杜甫的《兵车行》: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

诗词对比:

  • 王昌龄的《出塞》与李纲的《念奴娇(汉武巡朔方)》都描绘了边疆战争和英雄气概,但王昌龄的诗更多地反映了战争的残酷和对和平的渴望,而李纲的诗则更多地赞颂了汉武帝的英勇和中华疆域的强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宋诗》:收录了李纲的全部诗作。
  • 《宋诗鉴赏辞典》:提供了对宋代诗歌的详细鉴赏和分析。
  • 《汉武帝传》:详细介绍了汉武帝的生平和事迹。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昌州海棠有香二首 杭州杂诗和林石田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六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八十二 吴儿 绵州 戎州 竹枝歌 其二 阿房宫故基 湖州歌九十八首 其九十一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包含笋的词语有哪些 道无拾遗 佣书 慳结 秀开头的成语 火烧眉毛 第四个字是事的成语大全_含事字的四字成语解析 原对 如汤泼蚁 角字旁的字 包含昨的词语有哪些 名山之席 瘟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生字旁的字 苍黄翻复 聿字旁的字 彐字旁的字 修炼 虚辞 示字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