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7:27: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7:27:42
原文展示:
归去客,迂骑过江乡。茅店鸡声寒逗月,板桥人迹晓凝霜。一望楚天长。春信早,山路野梅香。映水酒帘斜扬日,隔林渔艇静鸣榔。杳杳下残阳。
白话文翻译:
归途的旅人,骑着马绕道经过江边的乡村。茅屋小店的鸡鸣声在寒冷的月光下回荡,木板桥上清晨的人迹被霜凝结。一眼望去,楚地的天空显得格外辽阔。春天的消息来得早,山路上野梅花散发着香气。水边酒家的招牌在斜阳下飘扬,树林外的渔船静静地敲打着船板。太阳渐渐沉下,天色变得幽暗。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曾多次上书反对和议,是南宋初年的重要抗金派人物。李纲的诗词多表现其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沉郁顿挫,具有较强的现实主义色彩。
创作背景: 这首《望江南(池阳道中)》是李纲在南宋初年,因政治斗争被贬至池阳(今安徽池州)时所作。诗中描绘了旅途中的景色,表达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时局的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以归途旅人的视角,描绘了一幅江南乡村的清晨图景。诗中通过“茅店鸡声”、“板桥人迹”等细节,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寒意的氛围。诗人运用“寒逗月”、“晓凝霜”等词语,巧妙地传达了清晨的寒冷和宁静。后半部分则通过“野梅香”、“酒帘斜扬”、“渔艇静鸣”等意象,展现了春天的气息和乡村的生活场景。整首诗语言凝练,意境深远,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江南乡村清晨景色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同时也隐含了对时局动荡的忧虑和对故乡的深深思念。
意象分析: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茅店鸡声寒逗月”描绘了什么场景? A. 夜晚的乡村 B. 清晨的乡村 C. 黄昏的乡村 答案:B
“春信早,山路野梅香”中的“春信”指的是什么? A. 春天的消息 B. 春天的使者 C. 春天的花朵 答案:A
诗中的“楚天长”指的是什么? A. 楚地的天空 B. 楚地的山脉 C. 楚地的河流 答案:A
“映水酒帘斜扬日”中的“酒帘”指的是什么? A. 酒家的招牌 B. 酒家的窗户 C. 酒家的门帘 答案:A
“杳杳下残阳”中的“杳杳”形容的是什么? A. 天空的辽阔 B. 时间的流逝 C. 天色的幽暗 答案:C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