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水龙吟(光武战昆阳)》

时间: 2025-05-05 20:35:55

诗句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据。

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

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

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

豁达刘郎大度。

对劲敌、安恬无惧。

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

虎豹哀嗥,戈鋋委地,一时休去。

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5:55

原文展示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据。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豁达刘郎大度。对劲敌安恬无惧。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虎豹哀嗥,戈鋋委地,一时休去。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

白话文翻译

汉朝的火德运势中衰,使得非正统的势力得以占据余下的位置。南阳自有真正的天命之人,龙飞虎跃般的英姿。起初在昆阳崛起,迅速集结乌合之众,独自挡在道路中央。想象王莽的百万大军,旌旗绵延千里,应该就像从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豁达的刘郎(指刘秀)胸怀大度。面对强大的敌人依然安然无惧。指挥军队夹击,声势震天,雷风相助。虎豹哀嚎,兵器散落一地,一时间全都停息。早日恢复旧有的秩序,扫清混乱,成为中兴的君主。

注释

  • 炎运中微:指汉朝的火德运势中衰。
  • 闰位余分据:非正统的势力占据余下的位置。
  • 真人膺历:真正的天命之人承受天命。
  • 龙翔虎步:形容英姿勃发。
  • 昆城:指昆阳,刘秀起兵的地方。
  • 乌合:乌合之众,指临时集结的军队。
  • 块然当路:独自挡在道路中央。
  • 探囊取:比喻事情容易。
  • 豁达刘郎:指刘秀,形容其胸怀宽广。
  • 劲敌安恬无惧:面对强大的敌人依然安然无惧。
  • 声喧天坏:声势震天。
  • 雷风借助:雷风相助。
  • 戈鋋委地:兵器散落一地。
  • 氛祲:混乱的气氛。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豪放,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纲在宋代,借古讽今,通过赞颂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英勇事迹,来表达对当时朝廷的期望,希望有如刘秀般的英主出现,振兴国家。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描绘光武帝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英勇形象,展现了其豁达大度、无惧强敌的领袖风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龙翔虎步”形容刘秀的英姿,“探囊取”比喻战事的轻松,以及“声喧天坏”、“雷风借助”等夸张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和感染力。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赞颂,诗人表达了对当时朝廷的期望和对国家中兴的渴望。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汉家炎运中微:开篇即指出汉朝的运势中衰,为后文的英主出现铺垫。
  2. 坐令闰位余分据:指出非正统势力占据位置,暗示乱世。
  3. 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强调南阳有真正的天命之人,英姿勃发。
  4. 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描述刘秀起兵的情景,迅速集结军队,独自挡在道路中央。
  5. 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想象王莽的百万大军,比喻战事容易。
  6. 豁达刘郎大度:形容刘秀胸怀宽广。
  7. 对劲敌安恬无惧:面对强敌依然安然无惧。
  8. 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描述战斗的激烈和声势。
  9. 虎豹哀嗥,戈鋋委地,一时休去:战斗结束,兵器散落一地。
  10. 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期望早日恢复秩序,成为中兴的君主。

修辞手法

  • 比喻:如“探囊取”比喻战事容易。
  • 夸张:如“声喧天坏”、“雷风借助”增强气势。
  • 对仗:如“龙翔虎步”、“声喧天坏”。

主题思想

通过对光武帝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英勇事迹的赞颂,表达了对当时朝廷的期望和对国家中兴的渴望。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龙翔虎步:英姿勃发。
  • 探囊取:事情容易。
  • 声喧天坏:声势震天。
  • 雷风借助:雷风相助。
  • 戈鋋委地:兵器散落一地。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探囊取”比喻什么? A. 战事容易 B. 战事困难 C. 战事复杂 D. 战事简单

  2. 诗中“豁达刘郎大度”指的是谁? A. 刘邦 B. 刘秀 C. 刘备 D. 刘彻

  3. 诗中“声喧天坏”形容什么? A. 声势小 B. 声势大 C. 声势一般 D. 声势微弱

答案

  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赤壁赋》(苏轼):通过描绘赤壁之战,表达了对英雄的赞颂和对历史的思考。

诗词对比

  • 《赤壁赋》(苏轼)与《水龙吟(光武战昆阳)》(李纲):两者都通过历史战役来表达对英雄的赞颂,但苏轼更多地表达了对历史的感慨,而李纲则更多地表达了对国家中兴的期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宋诗选注》(钱钟书)
  • 《李纲诗集》
  • 《汉书·光武帝纪》

相关诗句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忆江南 其一 渔父词一十八首 延寿 渔父词一十八首 玄用 三字诀 勉牛生夏侯生 𡏟头坯歌 绝句 其二十八 大云寺茶诗 化江南简寂观道士侯用晦磨剑 七言 其一○五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克开头的成语 以莛撞钟 包含潦的成语 柱石之坚 累屋重架 入字旁的字 数四 金匮石室 鼓噪而进 歺字旁的字 米粃 院坝 提手旁的字 几字旁的字 夕字旁的字 东量西折 智出乎争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