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20:35:55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20:35:55
汉家炎运中微,坐令闰位余分据。南阳自有,真人膺历,龙翔虎步。初起昆城,旋驱乌合,块然当路。想莽军百万,旌旗千里,应道是探囊取。豁达刘郎大度。对劲敌安恬无惧。提兵夹击,声喧天坏,雷风借助。虎豹哀嗥,戈鋋委地,一时休去。早复收旧物,扫清氛祲,作中兴主。
汉朝的火德运势中衰,使得非正统的势力得以占据余下的位置。南阳自有真正的天命之人,龙飞虎跃般的英姿。起初在昆阳崛起,迅速集结乌合之众,独自挡在道路中央。想象王莽的百万大军,旌旗绵延千里,应该就像从口袋里取东西一样容易。豁达的刘郎(指刘秀)胸怀大度。面对强大的敌人依然安然无惧。指挥军队夹击,声势震天,雷风相助。虎豹哀嚎,兵器散落一地,一时间全都停息。早日恢复旧有的秩序,扫清混乱,成为中兴的君主。
作者介绍: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居士,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在政治上主张抗金,文学上以诗文著称,风格豪放,多抒发忧国忧民之情。
创作背景:这首诗是李纲在宋代,借古讽今,通过赞颂东汉光武帝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英勇事迹,来表达对当时朝廷的期望,希望有如刘秀般的英主出现,振兴国家。
这首诗通过描绘光武帝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英勇形象,展现了其豁达大度、无惧强敌的领袖风范。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修辞手法,如“龙翔虎步”形容刘秀的英姿,“探囊取”比喻战事的轻松,以及“声喧天坏”、“雷风借助”等夸张手法,增强了诗歌的气势和感染力。通过对历史英雄的赞颂,诗人表达了对当时朝廷的期望和对国家中兴的渴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通过对光武帝刘秀在昆阳之战中的英勇事迹的赞颂,表达了对当时朝廷的期望和对国家中兴的渴望。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探囊取”比喻什么? A. 战事容易 B. 战事困难 C. 战事复杂 D. 战事简单
诗中“豁达刘郎大度”指的是谁? A. 刘邦 B. 刘秀 C. 刘备 D. 刘彻
诗中“声喧天坏”形容什么? A. 声势小 B. 声势大 C. 声势一般 D. 声势微弱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