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4:11:3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4:11:38
原文展示:
边城寒早。对漠漠暮秋,霜风烟草。战长闲,刁斗无声,空使荷戈人老。陇头立马极目,万里长城古道。感怀处,问仲宣云乐,从军多少。缥缈云岭外,夕烽一点,塞上传光小。玉帐尊罍,青油谈笑,肯把壮怀销了。画楼数声残角,吹彻梅花霜晓。愿岁岁静烟尘,羌虏常修邻好。
白话文翻译:
边疆的城池早早地感受到了寒冷。面对着茫茫的暮秋,霜风中烟草摇曳。战争长久地闲着,刁斗无声,空让持戈的士兵老去。在陇头立马远望,万里长城的古道。感慨之处,询问仲宣的云乐,从军的日子有多少。在缥缈的云岭之外,夕阳下的烽火一点,塞上传来的光亮微小。在玉帐中举杯畅饮,青油灯下谈笑,怎能把壮志消磨。画楼上几声残角的吹奏,吹彻了梅花霜晓。愿年年岁岁平静无战事,羌虏常修邻好。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纲(1083-1140),字伯纪,号梁溪,宋代政治家、文学家。他曾任宰相,主张抗金,是南宋初年的重要政治人物。李纲的诗文多反映其政治主张和爱国情怀,风格沉郁顿挫。
创作背景: 这首诗是李纲在边塞任职时所作,反映了边疆的寒冷、战争的闲暇以及士兵的辛劳。诗中通过对边塞景象的描绘和对士兵生活的感慨,表达了对和平的渴望和对战争的反思。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边塞秋景的描绘,展现了边疆的荒凉和士兵的艰辛。诗中“边城寒早”、“霜风烟草”等词句,勾勒出一幅边塞秋日的凄凉画面。而“战长闲,刁斗无声”则反映了战争的间歇期,士兵们无所事事,只能在边疆老去。诗中的“感怀处,问仲宣云乐,从军多少”,通过对王粲的引用,表达了对从军生活的感慨和对和平的向往。最后,诗人以“愿岁岁静烟尘,羌虏常修邻好”作为结尾,表达了对持久和平的深切愿望。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展现了诗人对国家和民族的深切关怀。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边塞生活的感慨和对和平的渴望。通过对边疆秋景的描绘和对士兵生活的反思,诗人表达了对战争的厌倦和对持久和平的向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的“仲宣”指的是谁? A. 王粲 B. 曹操 C. 李白 D. 杜甫
诗中提到的“夕烽”是指什么? A. 夕阳 B. 烽火 C. 烽烟 D. 烽燧
诗的最后一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愿望? A. 战争频繁 B. 和平持久 C. 边疆繁荣 D. 士兵归乡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