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03:22:1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03:22:12
戏代李协律松江有赠
作者: 许浑 〔唐代〕
蜀客操琴吴女歌,
明珠十斛是天河。
霜凝薜荔怯秋树,
露滴芙蓉愁晚波。
兰浦远乡应解珮,
柳堤残月未鸣珂。
西楼沉醉不知散,
潮落洞庭洲渚多。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美好的夜晚,蜀地的客人弹琴,吴地的女子高歌,明亮的珍珠在灯光下闪烁,仿佛是天上的银河。秋霜凝结在薜荔上,让秋树显得有些怯懦;露水滴落在芙蓉花上,使人感到晚波的愁绪。兰浦的远方,应该有人在听着佩饰的声音,而柳堤上,残月照耀,却没有清脆的铃声。西楼上沉醉的人们,竟然不知何时已经散去,潮水退去,洞庭湖的洲渚显得更加宽广。
作者介绍:许浑(约790年-约865年),字子璋,号东山,唐代诗人,曾任职于朝廷,诗风清新自然,擅长描写山水和人情。其作品多表现出对自然的深刻感悟和对人生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这首诗写于唐代的一个秋夜,作者可能是在松江的某个地方,目睹了美丽的自然景象和人们的欢聚,因而产生了创作的灵感。诗中融入了对故乡的思念以及对美好时光的珍惜。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一个秋夜的美丽场景。开头两句描绘了蜀客和吴女的音韵交融,设置了诗歌的基调,传达出一种和谐美好的氛围。诗中“明珠十斛是天河”以明珠比喻星河,形象地展示了夜晚的璀璨与浪漫。
中间部分则通过“霜凝薜荔怯秋树”和“露滴芙蓉愁晚波”两句,营造出一种愁绪和淡淡的悲凉,表现出秋天的萧瑟和人们内心的感伤。这种情感在“兰浦远乡应解珮”和“柳堤残月未鸣珂”的描写中更为明显,作者通过对远方的思念和夜晚的静谧,传达了对故乡的深切怀念。
最后两句“西楼沉醉不知散,潮落洞庭洲渚多”展现了一种醉酒后的恍惚与陶醉,仿佛人们在美好时光中忘却了一切,潮水的退去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人生的无常。整首诗在抒发悠然自得的同时,又带有几分淡淡的伤感,反映了唐代诗人对生活的深刻反思。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秋夜的美景,表现了对欢乐时光的珍惜与对故乡的思念,传达了一种悠然自得却又略带忧伤的情感。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蜀客操琴”的意思是:
A. 蜀地的客人弹琴
B. 蜀地的客人唱歌
C. 蜀地的客人跳舞
D. 蜀地的客人喝酒
“明珠十斛是天河”中“明珠”比喻了什么?
A. 明亮的珍珠
B. 漂亮的星星
C. 美丽的月亮
D. 流动的水
诗中提到的“潮落洞庭洲渚多”表达了什么?
A. 人们的欢聚
B. 时间的流逝
C. 自然的美丽
D. 乡愁的情感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这篇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戏代李协律松江有赠》这首诗,提供了丰富的背景资料、解析与互动学习的机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