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题秦隐君丽句亭》

时间: 2025-05-07 07:03:46

诗句

北人归欲尽,犹自住萧山。

闭户不曾出,诗名满世间。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03:46

原文展示:

题秦隐君丽句亭 戴叔伦 〔唐代〕 北人归欲尽,犹自住萧山。闭户不曾出,诗名满世间。

白话文翻译:

全诗翻译: 来自北方的客人即将离去,而我依然留在萧山。我闭门不出,但我的诗名却传遍了世间。

注释:

  • 北人:指来自北方的客人或朋友。
  • 归欲尽:即将离去。
  • 萧山:地名,位于今浙江省杭州市。
  • 闭户:闭门不出,指隐居。
  • 诗名:诗人的名声。
  • 世间:社会上,世人之中。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戴叔伦(约732—789),唐代诗人,字幼公,一作次公,润州金坛(今属江苏)人。他的诗作多反映社会现实,风格清新自然。此诗可能是戴叔伦在萧山隐居时所作,表达了他虽隐居不出,但诗名却远播的自豪感。

创作背景: 此诗可能是在戴叔伦隐居萧山期间,有北方的朋友来访并即将离去时所作,表达了他对隐居生活的坚持和对诗名的自豪。

诗歌鉴赏: 这首诗简洁明了,通过“北人归欲尽”和“犹自住萧山”的对比,突出了诗人隐居的决心。后两句“闭户不曾出,诗名满世间”则巧妙地表达了诗人虽隐居不出,但诗名却远播的自豪感。整首诗语言朴实,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满足和对诗歌创作的自信。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北人归欲尽”:表达了北方的朋友即将离去,暗示了离别的情感。
  2. “犹自住萧山”:诗人自己依然留在萧山,强调了隐居的决心。
  3. “闭户不曾出”:诗人闭门不出,描绘了隐居的生活状态。
  4. “诗名满世间”:诗人的名声传遍世间,表达了诗人对诗名的自豪。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北人归欲尽”和“犹自住萧山”的对比,突出了诗人隐居的决心。
  • 夸张:“诗名满世间”夸张地表达了诗人诗名的广泛传播。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是隐居与诗名,表达了诗人对隐居生活的坚持和对诗名的自豪。

意象分析:

  • 萧山:隐居的地名,象征着隐逸的生活。
  • 闭户:隐居的状态,象征着与世隔绝。
  • 诗名:诗人的名声,象征着诗人的成就和影响力。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的“北人”指的是什么? A. 北方的朋友 B. 北方的诗人 C. 北方的官员
  2. 诗人为什么“闭户不曾出”? A. 因为生病 B. 因为隐居 C. 因为忙碌
  3. 诗中的“诗名满世间”表达了什么? A. 诗人的谦虚 B. 诗人的自豪 C. 诗人的无奈

答案:1. A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表达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
  • 杜甫的《江畔独步寻花》: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诗歌的追求。

诗词对比:

  • 王维的《辋川闲居赠裴秀才迪》与戴叔伦的《题秦隐君丽句亭》都表达了隐居的主题,但王维的诗更多地展现了隐居生活的宁静与自得,而戴叔伦的诗则更多地表达了诗名的自豪。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全唐诗》:收录了戴叔伦的全部诗作,是研究戴叔伦诗歌的重要资料。
  • 《中国古代文学史》:详细介绍了唐代诗歌的发展和戴叔伦的创作背景。

相关查询

黄梅五首 黄楼 黄楼 桓山 还江上 湖上晚归寄诗友 答寇十一惠朱樱 寄黄充 河上 和赵大夫鹿鸣宴集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蜃精 铭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虫字旁的字 爿字旁的字 清曹竣府 包含棘的成语 养虎伤身 皎如日星 鼻胆 爱者如宝 鬯字旁的字 髈欣 虬虎 凤翥鹏翔 铺丽 面字旁的字 绞丝旁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