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7:16:58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7:16:58
三年未省闻鸿叫,
九月何曾见草枯。
寒暑气均思白社,
星辰位正忆皇都。
苏卿持节终还汉,
葛相行师自渡泸。
乡味朔山林果别,
北归期挂海帆孤。
三年没有回家,听不到鸿雁的叫声;
九月时节,怎么能见到草木枯萎呢?
四季的寒暑交替,让我思念那白社的时光;
星辰的位置正好让我想起了故乡的皇都。
苏卿持节最终回归汉朝,
葛相带领军队自渡泸水。
乡里的味道和北方的山林果实格外不同,
北归的期盼让我在海上孤帆远行。
贾岛(约779年-843年),字阮籍,号寒山,唐代著名诗人,擅长五言绝句和律诗。他的诗歌风格清新自然,情感真挚,常以自然景物表现内心感受。
《巴兴作》写于贾岛流亡生活时期,这首诗通过描绘思乡之情和对故乡的回忆,表达了对故土的深切怀念和旅途的孤寂感。
《巴兴作》是一首极具情感深度的诗作,诗中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故乡的思念和对生活的感慨。开篇以“鸿叫”引入,鸿雁在古代常被视为思乡的象征,诗人三年未回,听不到鸿叫,表现出一种深深的孤独与无奈。接下来提到“草枯”,则是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九月的草木依旧生机盎然,反映了诗人内心对故乡生机的渴望。
诗中“寒暑气均思白社”,展示了四季的交替和乡社的情感相连,白社象征着人与人之间的团聚与温暖。而“星辰位正忆皇都”,则用星辰这一宏大的意象,表达了对故乡的深切回忆,体现了作者心中对故土的深厚情感。接下来的“苏卿持节终还汉,葛相行师自渡泸”,两句描写历史人物,表现出对忠诚与归属感的向往。
最后两句“乡味朔山林果别,北归期挂海帆孤”,以乡味和海帆作为对比,揭示了作者对故乡的思念与孤独感。诗人即使在异乡漂泊,内心依然挂念着故土,渴望归家的情感贯穿始终。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展现了唐代诗歌的艺术魅力。
整首诗表达了强烈的思乡情感,展现了作者对故乡的深厚眷恋和对归属感的渴望,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诗中提到的“苏卿”指的是哪位历史人物?
A. 苏轼
B. 苏武
C. 苏洵
“寒暑气均思白社”中“白社”指的是什么?
A. 一种茶
B. 人与人之间的团聚
C. 一种美食
诗人在海上漂泊时,内心的感受是?
A. 快乐
B. 孤独
C. 忧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