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6 03:18:54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6 03:18:54
沈沈百尺馀,功就岂斯须。
汲早僧出定,凿新虫自无。
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
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
这井深沉,超过百尺,辛苦的劳动岂在于这一刻呢?
清晨汲水时,僧人刚从禅定中走出,挖井的虫子自然没有了。
水源藏在重重山峦底下,澄清的潭水在大空的角落里。
这个地方仿佛经历了劫难,凉潭也会逐渐干枯。
字词注释:
典故解析:
作者介绍: 贾岛,唐代著名诗人,以其简练的风格和深邃的意境著称。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43年,贾岛的作品多以山水、僧侣及自然景观为题材,反映出他对佛教哲学的理解和对自然的热爱。
创作背景: 《题山寺井》创作于贾岛在寺庙修行期间,表达了他对自然深邃的感悟,以及在清幽环境中对生命无常的思考。诗中描绘的井水、山峦,既是自然的描写,也是内心世界的反映。
《题山寺井》是一首通过描绘自然景观,表达内心哲思的诗作。诗的开头“沈沈百尺馀”直接将读者带入深邃的井水之中,给人一种幽深而静谧的感觉。接着“功就岂斯须”则引发人们对努力与回报的思考,似乎在质疑这种辛苦的意义。
诗中“汲早僧出定”描绘了一个清晨的宁静景象,僧人从禅定中走出,体现了宗教修行的宁静与专注。而“凿新虫自无”则暗示了自然规律,虫子因其环境的变化而消失,隐喻着无常与变化。
后两句“藏源重嶂底,澄翳大空隅”则描绘了一个隐秘而清澈的水源,象征着内心的深沉与纯净,而最后一句“此地如经劫,凉潭会共枯”则是对时间流逝的沉痛感悟,强调了生命与自然的脆弱和无常。
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观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对生命意义的探索,具有深刻的哲理性和艺术魅力。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感慨,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传达出人对时间流逝的无奈与思考,反映了佛教哲学中对生命真谛的探索。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沈沈百尺余”意在描绘什么?
A. 井水的深度
B. 山的高大
C. 生命的广阔
D. 僧人的修行
诗中提到的“虫”象征什么?
A. 生命的希望
B. 自然的变化
C. 人类的努力
D. 时间的流逝
诗的最后一句提到“凉潭会共枯”,这意味着什么?
A. 自然的美好
B. 生命的脆弱
C. 人的孤独
D. 僧人的平静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