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5 17:28:4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5 17:28:47
访吴元鼎如村五首
经旬泥潦路难乾,
烟袅长林雨暗山。
常笑诗人愁屋漏,
却思寒士与千间。
这首诗描绘了经过多日雨水,泥泞的道路难以干燥,烟雾缭绕的树林中,山色因雨而显得暗淡。诗人常常笑话那些愁眉苦脸的诗人,担心自己的房屋漏水,却不禁想起那些寒士住在千间破屋中的艰辛。
此诗虽不直接引用典故,但提及的“寒士”与“屋漏”暗示了士人生活的艰难与诗人心中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同情,这种情感在古诗中常见,反映了当时社会的现实。
作者介绍:韩元吉,南宋诗人,生平不详,但他的诗作常表现出对社会现实的关心,风格清新、自然。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一个多雨的时节,反映了诗人对自然景象的观察以及对社会底层人群生活的关注,透露出一种对人间疾苦的同情。
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展示了一个雨后的景象,泥泞的道路和烟雾缭绕的树林,营造出一种幽静却又略显压抑的氛围。诗人以“经旬泥潦路难乾”的开篇,迅速引入了自然天气的变化,紧接着“烟袅长林雨暗山”,则进一步增强了这种阴郁的情绪。
转折处的“常笑诗人愁屋漏”,诗人用自嘲的方式表达了对他人境遇的理解与关心。虽然外界环境让人愁苦,但他更多的是在思考那些生活更为艰辛的寒士。最后一句“却思寒士与千间”,将诗人的情感推向高潮,表现了对底层人民生活状况的深刻同情与无奈。
整首诗不仅展现了自然景象的变化,也反映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既有对自身困境的调侃,也有对社会现实的深刻省思,体现了宋代诗人对人生苦乐的深刻理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反映了诗人对社会底层人群的同情,表达了对生活困境的深刻理解。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泥潦”指的是什么?
诗人对“寒士”的态度是什么?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