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太尉相公中伏日池亭宴会》

时间: 2025-05-02 01:23:13

诗句

何言避徂暑,清宴水轩闲。

竹气阴池凤,云峰照衮山。

玳簪方映座,彩服亦承颜。

乐奏寒波上,杯香绿芰间。

瓜浮五色烂,帘卷半钩弯。

今日宾裾盛,袁刘岂足攀。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01:23:13

原文展示

何言避徂暑,清宴水轩闲。
竹气阴池凤,云峰照衮山。
玳簪方映座,彩服亦承颜。
乐奏寒波上,杯香绿芰间。
瓜浮五色烂,帘卷半钩弯。
今日宾裾盛,袁刘岂足攀。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诗表达了在炎热夏日中,作者与友人们在池亭中进行清凉宴会的情景。诗人问道,何必为了避开酷暑而逃走呢?这里有清凉的宴会,水边的环境十分悠闲。竹子散发的气息在池塘上方,云雾缭绕的山峰映照在衣袍上。华丽的玳瑁簪子映衬着座位,五彩斑斓的服装也映出了笑颜。乐曲在波光粼粼的水上奏响,香醇的酒香在碧绿的芰荷之间飘荡。五色的瓜果漂浮在水面上,帘子轻轻卷起,半钩的弯影生动而美丽。今天的宾客衣袍华美,袁安和刘伶又岂能与之相比呢?

注释

  • 何言:何必、何须。
  • 徂暑:避暑、逃避夏天的炎热。
  • 清宴:清凉的宴会。
  • 竹气:竹子的清香气息。
  • 阴池:阴凉的池塘。
  • :指美好的景象或美丽的事物,常用以形容竹子。
  • 衮山:衮衣的山,指代高贵的衣服和环境。
  • 玳簪:用玳瑁制成的簪子,象征华丽。
  • 彩服:多彩的衣服,表示宴会的盛大和热闹。
  • 乐奏:乐曲演奏。
  • 寒波:指清凉的水波。
  • 杯香:酒的香味。
  • 绿芰:绿色的芰荷,水边的植物。
  • 瓜浮:五色的瓜果漂浮在水面上,象征丰盛。
  • 宾裾:宾客的衣袍。
  • 袁刘:袁安、刘伶,古代名士,意指高雅的人物。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子云,号香山,宋代著名诗人。梅尧臣的诗歌风格清新脱俗,擅长描写山水田园,常通过自然景物抒发个人情感。他的作品兼具古意和新意,展现了宋代文人的生活情趣。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夏季,作者与友人在池亭中相聚,借此清凉的环境表达对酷暑的无畏和朋友间的欢愉。通过宴会的场景描绘,反映了宋代士人的生活方式和社交文化。

诗歌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个清凉的夏日宴会场景,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友谊的珍视。通过细腻的描写,诗人将宴会的轻松氛围和周围的美好景色相结合,营造出一种悠然自得的意境。开头两句“何言避徂暑,清宴水轩闲。”虽然是在说避暑的问题,但实际上却是在强调此时此刻的宁静与惬意。接下来的描写中,竹子的清香、云峰的倒影、华丽的服饰、悠扬的乐声,层层叠叠,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图景。

诗中以“乐奏寒波上,杯香绿芰间”来表现宴会的欢愉,酒香和乐声交融,令人神往。最后两句“今日宾裾盛,袁刘岂足攀”则进一步强调了宾客的华丽和聚会的盛况,使得整首诗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流露出一种淡淡的自豪感,同时也流露出对历史名士的敬仰。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何言避徂暑,清宴水轩闲。
    表达对酷暑的无畏,强调清凉的宴会环境。

  2. 竹气阴池凤,云峰照衮山。
    描绘自然环境中的竹子和山峰,渲染了清新和高雅的氛围。

  3. 玳簪方映座,彩服亦承颜。
    通过华丽的饰品和服装,体现出宴会的盛大和宾客的雅致。

  4. 乐奏寒波上,杯香绿芰间。
    传达出音乐和酒香交融的宴会氛围,给人一种愉悦的感受。

  5. 瓜浮五色烂,帘卷半钩弯。
    描绘宴会上的丰盛美食和柔和的自然环境,营造出和谐美好的画面。

  6. 今日宾裾盛,袁刘岂足攀。
    最后总结宴会的盛况,并表达对历史名士的敬仰。

修辞手法

  • 对仗:如“乐奏寒波上,杯香绿芰间”,对称工整,增强了诗的韵律感。
  • 比喻:如“竹气阴池凤”,将竹子和池塘比喻为高雅的存在,提升了意境。
  • 意象:诗中运用多个意象(如竹、云峰、玳簪、彩服等)交织在一起,构成了一幅生动的夏日宴会图。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清凉的夏日宴会场景,表达了诗人对友谊的珍视和对自然的热爱,展现了宋代士人洒脱自在的生活态度和审美情趣。

意象分析

  • 竹气:象征清新、高雅。
  • 云峰:象征自然的壮丽和宁静。
  • 玳簪:象征华丽和尊贵。
  • 乐声:象征欢乐和愉悦的氛围。
  • 瓜果:象征丰盛和快乐的宴会。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清宴”指的是什么?
    A. 热闹的宴会
    B. 清凉的宴会
    C. 悲伤的宴会

  2. 诗中的“袁刘”指代的是哪两位历史人物?
    A. 袁安和刘伶
    B. 袁绍和刘备
    C. 袁世凯和刘少奇

  3. 诗歌的主题是什么?
    A. 对自然的赞美
    B. 对友谊的珍视
    C. 对历史的回忆

答案

  1. B
  2. A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苏轼《赤壁赋》
  • 李白《将进酒》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梅尧臣《太尉相公中伏日池亭宴会》与苏轼《赤壁赋》

这两首诗都展示了自然景色和宴会的场景,梅尧臣侧重于夏日清凉的氛围,而苏轼则在描绘赤壁的壮丽的同时,表达了对人生的哲思。两者都表现了对友谊的重视,但各自的情感基调和艺术风格有所不同。

相关搜索

词: 相关结果

诗文: 相关结果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将游东都留别包谏议 山居即事 赠月溪羽士 汉南遇方评事(一作襄州遇房评事由) 过柳州 留别宋处士 过友人隐居 古意 赠司空拾遗 酬崔法曹遗剑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瓜字旁的字 圈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台岳 漫条斯理 癶字旁的字 鲂鱼赪尾 深沟高壁 包举 龙沙 子字旁的字 昵称 包含蓝的成语 道头知尾 捧腹轩渠 門字旁的字 寸字旁的字 鸡伏鹄卵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