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9 01:47:1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9 01:47:17
送杨浩秘丞入蜀
梅尧臣 〔宋代〕
有才不得试,志亦无所干。
有母不得养,法当之远官。
虽曰在民政,孝心宁得安。
志愿且未遂,而趋蜀道难。
行思叱驭者,勿复苦长叹。
这首诗表达了诗人对友人杨浩即将赴蜀任职的复杂心情。诗中提到,才华得不到施展,志向也无处可用;即使身在民政之中,孝心又如何安宁?虽然心中有志未遂,但前往蜀道却是艰难险阻。作者希望那些在世俗中奔波的人,不要再为这一切感到苦恼与叹息。
作者介绍: 梅尧臣(1002-1060),字德裕,号梅溪,北宋时期的诗人。他以山水田园诗闻名,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文情怀,具有清新脱俗的风格。
创作背景: 这首诗写于梅尧臣送别好友杨浩之际,杨浩将前往蜀地任职。诗人借此表达对朋友前途的祝福,同时流露出对现实的无奈与对理想的渴望。
梅尧臣的《送杨浩秘丞入蜀》是一首充满人生哲理的诗作。诗中反映了作者对才华与理想的深刻思考。开篇提到“有才不得试”,直接表达了对社会环境的失望与无奈,暗示了一个有志之士在世俗中难以施展才华的困境。接着提到“有母不得养”,展现了作者对家庭责任的深刻理解与对母亲的孝心,突显了古代社会对孝道的重视。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未来前途的思考,“志愿且未遂,而趋蜀道难”,既是对杨浩前途的担忧,也折射出诗人自身的理想尚未实现的无奈。最后一句“行思叱驭者,勿复苦长叹”,则是一种劝诫,提醒人们在面对困境时应当积极向前,而不是沉溺于悲伤的长叹之中。
整首诗通过简练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感悟,展现出梅尧臣对社会、家庭与个人理想的思考,具有很强的情感共鸣。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对理想与现实的深刻反思,揭示了人在社会中实现自我价值的困难,并呼唤人们在困境中保持积极向上的态度。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有才不得试”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A. 伤心
B. 失望
C. 快乐
“孝心宁得安”反映了哪种情感?
A. 对家庭的责任
B. 对工作的热爱
C. 对朋友的思念
诗中提到的“蜀道”象征着什么?
A. 经济繁荣
B. 人生的艰辛
C. 自然风光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与杜甫的《春望》相比,梅尧臣的《送杨浩秘丞入蜀》更多地侧重于个人的理想与现实的冲突,而杜甫则更强调国家的动荡与个人的忧虑。两者在主题上均反映了个人在社会大背景下的无奈与挣扎,但表现手法各有侧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