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7 08:19: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7 08:19:57
依韵和通判八月十五夜招翫月二章
梅尧臣
一年一见最堪惜,百岁百夕能几多。
纵有明年似今夕,明年同会复如何。
这首诗表达了对每年中秋明月的珍惜,以及对未来的无奈和不确定。每年只有一次中秋之夜最为珍贵,人生百年,多少个夜晚又能有几次呢?即使明年再有这样的美好夜晚,明年再聚会又能怎样呢?
这首诗没有直接引用古典典故,但中秋节赏月的习俗在中国历史上源远流长,诗人借此表达对时光流逝的感慨。
梅尧臣(1002年-1060年),字圣俞,号梅溪,宋代著名诗人,因其作品多以写景抒情著称,尤其擅长描写自然景物与人情冷暖。
此诗创作于中秋节,旨在表达作者对月亮的赞美以及对人生短暂的感慨,反映出作者对美好时光的珍惜与对未来的思考。
这首诗以“明月”为主题,通过对中秋月夜的描写,表达了诗人闲适而又深沉的情感。首句“一年一见最堪惜”强调了中秋夜的珍贵,似乎在提醒人们珍惜与亲友共度的时光。接下来的“百岁百夕能几多”则进一步深刻,诗人意识到人生短暂,难得的美好时光不应轻易错过。
在诗的第二联中,诗人用“纵有明年似今夕”来表示对未来的期待,但随即提出疑问“明年同会复如何”,反映出一种无奈的情绪。即便未来还有相似的夜晚,但人与人之间的情感和时光的流逝都是不可逆转的。这种情感的表达,不仅仅是对月亮的眷恋,更是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慨。
整首诗在意境上十分优美,细腻的情感与深邃的哲理交织在一起,使得读者在欣赏中秋美景的同时,也感受到人生的无常与珍贵,令人深思。
整首诗的主题在于珍惜眼前的美好,感叹人生短暂,对未来的忧虑与思考。诗人通过中秋赏月的场景,引发对生命的深刻感悟,情感真挚,意境深远。
这首诗主要表达了什么情感?
“一年一见”中的“一年”指的是哪个节日?
诗中提出的问题“明年同会复如何”反映了怎样的情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