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22:29:30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22:29:30
念奴娇
作者: 沈瀛 〔宋代〕
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无常迅速。
学道参禅要识取,自家本来面目。
闹里提撕,静中打坐,闲看传灯录。
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
一日十二时中,莫教间断,念念来相续。
唤作竹篦还则背,不唤竹篦则触。
斩却猫儿,问他狗子,更去参尊宿。
忽然瞥地,碧潭冷浸寒玉。
光阴如车轮般迅速转动,生死这件大事更是无常而迅速。
修道参禅时要明了,自己本来的面目。
在喧闹中提撕,在宁静中打坐,闲暇时看《传灯录》。
记住话头,务必要在生动的情况下熟练掌握。
在一天的十二个时辰中,切忌间断,要让每一个念头接连不断。
如果叫它“竹篦”,就会背诵;不叫“竹篦”,则会触碰到真理。
若斩断猫儿的思维,再问问狗子的本质,继续向祖师学习。
忽然间一瞥,碧潭冷水浸泡着寒玉般的宁静。
作者介绍
沈瀛,字无咎,号东篱,宋代诗人,以词和诗闻名。他的作品往往反映了他对人生哲学的思考和对禅宗的理解。
创作背景
《念奴娇》是在沈瀛追求道理与真理的过程中创作的,受到当时禅宗思想的影响,表达了他对生命、时间及修行的深刻理解。
《念奴娇》是一首反映禅宗思想的诗作,沈瀛通过对时间与生死的思考,表达了对生命无常的深刻感悟。诗中“光阴转毂,况生死事大”一句,突出了时间的流逝与生死的重要性,提醒人们珍惜当下。接下来,诗人提出了修道参禅的要义,强调要认识自我的本来面目,这是一种对内心的深刻觉醒。
在“闹里提撕,静中打坐”中,诗人通过对比展现了修行的两种状态,既要在繁杂的生活中保持清醒,也要在安静中深入思考。此时,“闲看传灯录”则暗示了通过经典的学习来提升自我,强化了修行的理论基础。
诗中“话头记取,要须生处教熟”,提醒我们在修行中,要将理论与实践结合,真正融会贯通。接着提到的一日十二时,说明了修行应持续不断,强调了“念念相续”的重要性。
通过“斩却猫儿,问他狗子”,诗人传达了一种追求真理的态度,斩断杂念,寻求更深的领悟。最后一句“碧潭冷浸寒玉”则以清冷的意象结束,寓意着内心的宁静和澄明,达到了一种理想的境界。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对时间、生死、修行的思考,传达了对内心宁静的追求和对真理的探索,反映了深厚的禅宗思想。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念奴娇》的作者是?
A. 李白
B. 沈瀛
C. 杜甫
D. 白居易
诗中提到的“传灯录”指的是什么?
A. 一种乐器
B. 禅宗经典
C. 一种饮品
D. 一种诗体
“光阴转毂”中“毂”字的意思是?
A. 车轮
B. 风筝
C. 飞鸟
D. 树木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以上内容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欣赏《念奴娇》这首诗的内涵与艺术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