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09:14:57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09:14:57
隔竹通晖月自妍,樽前宝炬不须然。
毫飞阁上千林湿,句落云间万井传。
佳节敢辞通夕醉,宿酲还傍小窗眠。
鬓边黄菊应相笑,白发较多似去年。
这首诗描绘了在一个月光明亮的夜晚,隔着竹林能看到月光的美丽。诗人在饮酒时,不需要华丽的灯火。笔墨飞舞间,阁楼上的雨露滋润着千林万树,诗句如云间的声音在万家传递。佳节之际,怎能拒绝通宵的醉意,宿醉时还依偎在小窗前入眠。鬓边的黄菊似乎在微笑,白发已多,比起去年更显苍老。
作者介绍:林季仲,名林季仲,字季仲,宋代诗人,擅长古诗,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人生感悟。其诗风清新脱俗,常融入个人情感与自然景观。
创作背景:此诗创作于重阳节之际,诗人与友人相聚于资福阁,情景交融,充分体现了重阳节的传统习俗与人际交往的温情。
这首诗生动地描绘了中秋或重阳节的夜晚,诗人以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文的交融。开头两句通过隔竹透月的意象,营造出一种宁静而优雅的氛围,诗人即便在温柔的月光下,也不需要华丽的装饰,反映出一种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内心的淡泊。接下来的两句则通过“毫飞阁”与“句落云间”的意象,展现了诗人笔墨流畅之感,仿佛字句如云彩般在空中飘荡,传递着情感与思想。
中间部分提到“佳节敢辞通夕醉”,不仅表达了节日的欢愉,也流露出对沉醉于美好时光的渴望。最后两句则带有一丝感伤与哲思,白发的增多让人感受到岁月的流逝,而黄菊则在此时显得格外温暖,仿佛在提醒人们珍惜当下,纵然时光匆匆,仍应以乐观的态度面对生活的变迁。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诗中使用了比喻(如“毫飞阁”)、对仗(如“佳节敢辞通夕醉”)等修辞手法,使诗歌更具韵律感和表现力。
主题思想:整首诗通过描绘节日夜晚的景致,表达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生的感慨,展现了对时光流逝的无奈与珍惜当下的积极态度。
诗词测试:
诗中“隔竹通晖”的意思是:
A. 透过竹子看到的光辉
B. 竹子间的阴影
C. 月光明亮
D. 竹子很高
诗人提到的“佳节”指的是:
A. 春节
B. 端午节
C. 重阳节
D. 中秋节
诗中的“宿酲”指的是:
A. 醉酒
B. 清醒
C. 睡觉
D. 失眠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