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15:24: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15:24:53
题鹤鸣泉八韵
作者: 齐己 〔唐代〕
嘹唳遗踪去,澄明物掩难。
喷开山面碧,飞落寺门寒。
汲引随瓶满,分流逐处安。
幽虫乘叶过,渴狖拥条看。
上有危峰叠,旁宜怪石盘。
冷吞双树影,甘润百毛端。
异早闻镌玉,灵终别建坛。
潇湘在何处,终日自波澜。
这首诗描写了鹤鸣泉的景色。高亢的鸟鸣声响起,远去的踪迹难以捕捉,泉水清澈明亮,映衬着周围的事物。泉水如同喷涌而出,流过青翠的山面,飞落在寒冷的寺门前。汲水时瓶子很快就装满,水流安静地分散到各处。幽静的虫子在树叶上穿行,而渴望水源的猕猴则在树枝上观看。高耸的山峰重重叠叠,旁边则有奇特的石头环绕。泉水冷冷地吞没了双树的影子,滋润着百草毛端。不同的声音早已传来,灵魂的归属仍然要在这里建立坛祭。潇湘之地究竟在何方,整日都在波浪中翻滚。
作者介绍:齐己(约779-837),字景纯,号隐居,晚唐时期著名的诗人,以山水田园诗和禅宗诗著称。他的诗风清新,融入对自然的细腻观察与深刻的哲理思考。
创作背景:本诗创作于齐己的隐居生活时期,反映了他对自然美景的赞美与内心情感的抒发。鹤鸣泉为齐己所钟爱的景点之一,作为一名禅宗诗人,他常在此地寻求灵感和心灵的宁静。
《题鹤鸣泉八韵》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山水相映的画面,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深刻思考。开头几句以“嘹唳遗踪去”引出鸟鸣,营造出一种空灵的意境。随后的“澄明物掩难”则通过清澈的泉水反映出周围环境的美丽与宁静。诗中对泉水的描写,既有山面碧绿的生机,又有寺门寒冷的静谧,形成了一种对比,增强了诗的层次感。
诗中有对自然细致入微的观察,如“幽虫乘叶过,渴狖拥条看”,传达出诗人对生命的感知与尊重。接下来的“上有危峰叠,旁宜怪石盘”,展现了险峻的自然环境与奇特的石头,令读者感受到大自然的壮丽与奇妙。
最后两句提到“异早闻镌玉,灵终别建坛”,既表达了对美好事物的向往,又暗示了生命的无常与追求,留下了思考的空间。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意象描绘与深邃的哲理思考,使得读者在欣赏自然之美的同时,也感受到诗人对生命的感悟与思索。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诗歌通过对鹤鸣泉的描绘,展示了自然的美丽与生命的深刻思考,反映了诗人对自然的热爱与对生命的哲理思考。
意象词汇:
诗词测试:
诗中提到的“嘹唳”指的是什么?
A. 风声
B. 鸟鸣
C. 雨声
D. 水声
诗中“汲引随瓶满”的意思是什么?
A. 汲水时水流不止
B. 汲水时瓶子很快装满
C. 汲水时水流缓慢
D. 汲水时瓶子漏水
“潇湘在何处,终日自波澜”暗示了什么?
A. 对时间的思考
B. 对爱情的怀念
C. 对家乡的思念
D. 对理想的追求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