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2 19:33: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2 19:33:52
谢虚中上人晚秋见寄
楚外同文在,荆门得信时。
几重相别意,一首晚秋诗。
日暮山沈雨,莲残水满池。
登楼试南望,为子动归思。
在楚地之外,和你同文的信件仍在;在荆门的时候,终于得到了你的音信。
几重的相别之情,写成了一首晚秋的诗。
日落时分,山间雨沉沉,池中的莲花也已残败,水面满是涟漪。
登上楼台试图向南眺望,为了你,心中涌起归乡的思念。
齐己,唐代诗人,字仲明,号寒山,生于公元779年,卒于公元835年。他是著名的禅宗诗人,以其清新脱俗的诗风和对自然的细腻观察而闻名。
这首诗写于晚秋时节,反映了诗人与友人之间的思念与离别之情。秋天是一个充满感伤和思考的季节,诗人通过自然景象表达内心的情感,借景抒情,传达了对友人的思念和归乡的渴望。
《谢虚中上人晚秋见寄》是一首富有深情的诗作,诗中通过描绘秋天的景色,展现了诗人与友人之间深厚的情谊。开头两句以楚外、荆门为引,既表明了地理位置的远离,也暗示了友人之间的疏远与思念。第三句“几重相别意”,则强调了离别之情的复杂性,诗人感受到的情感并不仅仅是简单的思念,而是交织着多重的离别感受。
接下来的描写则通过自然景象来反映内心的情感。日暮时分,雨水沉重,莲花已残,整个画面充满了凄凉与沉重。诗人在这样的景色中,生发出对友人的思念以及对归乡的渴望,尤其是最后一句“为子动归思”,将这种思念推向了高潮。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与深刻的情感交融,展现了唐代诗人典雅而深邃的艺术风格。
整首诗的主题围绕着深厚的友谊与思乡之情展开,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抒发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思念,展现了唐代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深刻体悟。
诗中提到的“楚外”指的是哪里?
诗人表达的主要情感是什么?
“莲残水满池”中的“莲”主要象征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