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5 18:59:09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5 18:59:09
原文展示:
赠潼关不下山僧 李远 〔唐代〕 与君同在苦空间,君得空门我爱闲。 禁足已教修雁塔,终身不拟下鸡山。 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 香茗一瓯从此别,转蓬流水几时还。
白话文翻译:
和你一同在这苦难的世界中,你选择了空门修行,而我则爱着闲适的生活。 你已经禁足在雁塔中修行,终身不打算离开鸡山。 从窗户中遥望三千世界,躺在枕上斜看百二关。 一杯香茗后我们就要分别,像随风飘转的蓬草和流水,不知何时才能回来。
注释: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李远是唐代诗人,生平不详,但从其诗作中可以看出他对佛教有一定的了解和兴趣。这首诗可能是他在潼关遇到一位不愿下山的僧人后所作,表达了对僧人修行生活的理解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
创作背景: 这首诗的创作背景可能是李远在潼关旅行时,遇到了一位坚守修行、不愿下山的僧人,从而引发了他对修行与闲适生活的思考和感慨。
诗歌鉴赏:
这首诗通过对僧人修行生活的描述,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修行的理解和对自己闲适生活的向往。诗中“与君同在苦空间”一句,既表达了诗人对僧人修行环境的认同,也暗示了自己对世俗生活的厌倦。“君得空门我爱闲”则进一步对比了僧人的修行生活和诗人的闲适生活,体现了两种不同的生活态度。后几句通过对僧人修行场景的描绘,如“窗中遥指三千界,枕上斜看百二关”,展现了僧人超脱世俗、专注修行的境界。最后两句“香茗一瓯从此别,转蓬流水几时还”则表达了诗人对分别的不舍和对未来归期的期待,充满了哲理和情感。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 这首诗的主题思想是对比修行生活与闲适生活,表达了对修行生活的理解和对闲适生活的向往,同时也体现了对分别的不舍和对未来归期的期待。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诗中“君得空门我爱闲”一句,表达了什么对比? A. 僧人的修行生活和诗人的闲适生活 B. 僧人的修行生活和诗人的苦难生活 C. 僧人的修行生活和诗人的世俗生活 D. 僧人的修行生活和诗人的漂泊生活
“禁足已教修雁塔”中的“禁足”是什么意思? A. 禁止外出 B. 禁止说话 C. 禁止思考 D. 禁止修行
“窗中遥指三千界”中的“三千界”是什么意思? A. 三千个世界 B. 宇宙中的一切世界 C. 三千个关隘 D. 三千个修行地
“转蓬流水几时还”中的“转蓬流水”比喻什么? A. 漂泊不定的生活 B. 固定的修行生活 C. 闲适的生活 D. 苦难的生活
答案: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