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咏橄榄》

时间: 2025-08-01 04:08:45

诗句

南海飞骑荐荔枝,谁知橄榄味清奇。

只因根托寻常地,无自吹嘘到帝畿。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04:08:45

原文展示:

南海飞骑荐荔枝,谁知橄榄味清奇。只因根托寻常地,无自吹嘘到帝畿。

白话文翻译:

南海的骑士们送来了美味的荔枝,谁曾想到橄榄的味道竟如此独特。之所以橄榄能在平常的土地上扎根,是因为它从不自夸自己的高贵,不像荔枝那样被奉为珍品。

注释:

  • 南海:指南海地区,盛产荔枝的地方。
  • 飞骑:古代骑兵,形容快速送达。
  • :推荐、奉献。
  • 荔枝:一种果实,因其美味而闻名。
  • 橄榄:一种果实,味道清新独特。
  • 根托:扎根。
  • 寻常地:普通的土地。
  • 无自吹嘘:不自我夸耀。
  • 帝畿:指皇都,象征权贵之地。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王度,明代诗人,其作品多以清新自然的风格著称。王度的诗歌常常关注生活中的细微事物,体现出对自然的热爱和对平凡生活的珍视。

创作背景:

此诗创作于明代,正值社会繁荣、文化氛围浓厚的时期。作者通过对橄榄和荔枝的对比,表达了对平凡事物的赞美,反映了对物质追求的思考和对内在品质的重视。

诗歌鉴赏:

《咏橄榄》以简洁的语言,生动地对比了荔枝和橄榄这两种果实,展现了作者对生活和自然的独特见解。诗中“南海飞骑荐荔枝”一句,开篇便引入荔枝这一珍贵的水果,暗示其在社会地位上的高贵,接着“谁知橄榄味清奇”将焦点转移到橄榄,突出了橄榄的独特风味。通过这种对比,王度传达出一种对物质享受的反思,强调了内在价值的重要性。

诗的最后两句“只因根托寻常地,无自吹嘘到帝畿”则深化了这一主题,橄榄因扎根于普通的土地而不自夸,反衬出其真实自然的品质。这不仅是一种对橄榄的赞美,更是一种对社会浮华的批判。整体来看,诗歌通过生动的意象和鲜明的对比,表达了对平凡生活的赞美和对内在价值的追求,具有深刻的哲理意味。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南海飞骑荐荔枝:描绘了南海地区骑兵快速送来荔枝的场景,表现荔枝的珍贵和受欢迎。
  2. 谁知橄榄味清奇:转而强调橄榄的独特风味,显示出对平常事物的欣赏。
  3. 只因根托寻常地:橄榄扎根于普通的土地,反映出其谦逊和真实。
  4. 无自吹嘘到帝畿:橄榄不自夸,不追求华丽,传达出一种朴实无华的精神。

修辞手法:

  • 对比:通过荔枝与橄榄的对比,突出橄榄的独特价值。
  • 拟人:将橄榄赋予人性,使其更具亲和力。
  • 隐喻:荔枝象征权贵生活,橄榄则代表平凡而真实的价值观。

主题思想:

整首诗歌通过对荔枝和橄榄的比较,表达了对物质追求的反思与对内在品质的推崇,倡导一种谦逊、真实的生活态度。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荔枝:象征奢华与享受,代表社会地位。
  • 橄榄:象征朴素与真实,代表内在价值。
  • 南海:代表丰饶和珍贵的事物。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提到的“南海飞骑”是指什么? a) 水手
    b) 骑兵
    c) 商人
    d) 渔民

  2. 橄榄的味道在诗中被形容为: a) 甜美
    b) 清奇
    c) 辣
    d) 苦涩

  3. 诗人通过对比荔枝与橄榄,表达了对什么的思考? a) 物质享受
    b) 社会地位
    c) 内在品质
    d) 生活方式

答案:

  1. b) 骑兵
  2. b) 清奇
  3. c) 内在品质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月下独酌》
  • 杜甫《春望》

诗词对比:

王度的《咏橄榄》与李白的《月下独酌》均以自然为题,强调对内心世界的探索与对生活的哲理思考。王度关注的是平凡事物的价值,而李白则是在孤独中追求精神的解脱。两者在风格上虽有差异,但都展现了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参考资料:

  • 《明代诗人王度研究》
  • 《古诗词鉴赏与分析》
  • 《中国古代诗歌选》

相关查询

鸿沟 闰四月夜草亭独坐玩月 客至木绵坐已为长韵成四韵 偶书 宿长安闸口 冬至春不雨元夕后一日雨作邦人甚喜 十二月二日腊祭前一日致斋惠照清叟察言观色 冬至春不雨元夕后一日雨作邦人甚喜 和潘仲严八绝 其二 春晴 绿净轩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推襟送抱 邪党 屈谷巨瓠 走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事无巨细 油汗 先字旁的字 补时 知归 谈玄说妙 聘嫁 苍白无力 齲字旁的字 势结尾的成语 余开头的成语 三点水的字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