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30 18:08:4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30 18:08:42
小聚星晨屡断连,山椒一缕露人烟。
土音偏不移鸡犬,市暨通行杂钞钱。
泽国火耕兼水耨,霜林枣地接枫天。
时艰夜禁明书楔,拨剌更更响钓船。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乡村景象。清晨星星刚刚隐去,山椒树上挂着一丝露水,似乎在诉说着人间的烟火气息。乡村的土话并没有因为城市的发展而改变,鸡犬之声依旧。市场上流通的则是各种杂钱,体现了交易的繁荣。
在湿润的地方,既有火耕(土地耕作)又有水耨(在水中捕捞),霜打过的树林和枣树交相辉映,映衬着枫树的秋色。夜晚的艰难时刻,禁令使得明亮的书籍变得难以流通,只有渔船上拨剌作响,打破了寂静的黑夜。
钟惺,明代诗人,擅长诗词,风格清新自然。他的作品多描绘自然景色和乡村生活,反映了他对农村的热爱与对社会变迁的关注。
《江行俳体十二首》是钟惺在江南旅行时创作的一组诗,反映了他对江南水乡的深厚情感和对乡村生活的细腻观察。此时正值明代晚期,社会动荡,人民生活艰难,诗中流露出对乡土的思念以及对现实的感慨。
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描绘,展现了江南水乡的悠然自得与平凡日常。在诗的开头,“小聚星晨屡断连”以星晨的变化引入,营造出一种宁静的氛围。接着,通过“山椒一缕露人烟”的描写,诗人传达了乡村生活的细腻与美好。乡音、鸡犬、杂钞等词汇,生动地再现了那个时代农村的真实面貌,体现了作者对乡土情怀的深厚。
诗中对生态与人文的描绘也颇具匠心,“泽国火耕兼水耨”展现了江南地区的独特耕作方式,体现了人们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理想。而“时艰夜禁明书楔”则带出社会动荡的现实,反映了人们在困境中依然坚持生活的勇气。最后一句“拨剌更更响钓船”以生动的声响描绘了渔民的生活,结尾呼应前文,将整个诗篇的情感再次提升。
整首诗在形式上流畅自然,语言质朴而富有韵味,展示了钟惺作为明代诗人的独特风格与对生活的深刻理解。
整首诗表达了对乡村生活的热爱,同时也隐含对社会动荡的深思。诗人通过细腻的观察,传达出一种对家乡的眷恋与对现实的关切。
诗中“土音偏不移鸡犬”意指什么?
A. 乡土的语言依然存在
B. 鸡犬的声音变了
C. 市场繁荣
答案:A
“泽国火耕兼水耨”中的“泽国”指的是?
A. 干旱地区
B. 湿润的土地
C. 山区
答案:B
诗中提到“时艰夜禁明书楔”,这反映了什么?
A. 生活安宁
B. 社会动荡
C. 自然风光
答案: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