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5-04 11:37:53
最后更新时间:2025-05-04 11:37:53
次韵子由病酒肺疾发
作者:苏轼
忆子少年时,肺喘疲坐卧。
喊呀或终日,势若风雨过。
虚阳作浮涨,客冷仍下堕。
妻孥恐怅望,脍炙不登坐。
终年禁晚食,半夜发清饿。
胃强鬲苦满,肺敛腹辄破。
三彭恣啖啮,二竖肯逋播。
寸田可治生,谁劝耕黄糯。
新法方田谓上腴为黄糯。
探怀得真药,不待君臣佐。
初如雪花积,渐作樱珠大。
隔墙闻三咽,隐隐如转磨。
自兹失故疾,阳唱阴辄和。
神仙多历试,中路或坎坷。
平生不尽器,痛饮知无奈。
旧人眼看尽,老伴余几个。
残年一斗粟,待子同舂簸。
云何不自珍,醉病又一挫。
真源结梨枣,世味等糠。
耕耘当待获,愿子勤自课。
相将赋远游,仙语不用些。
这首诗回忆了作者的少年时光,描述了肺病发作时的痛苦经历。诗中提到他整日喘息,身体疲惫,感觉就如同狂风暴雨般的折磨。诗人还描绘了妻子和孩子对他病态的忧虑,以及因病而不得不禁晚餐、半夜饥饿的境遇。尽管如此,他仍然对生活充满希望,期望能找到治疗的良药,并鼓励孩子们努力耕作,珍惜生命,不必沉迷于饮酒。
作者介绍: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时期杰出的文学家、书法家和画家,因其才华横溢而被誉为“千古才子”。
创作背景:此诗写于苏轼身患重病之际,表达了他对生命的思考和对疾病的无奈,同时也寄托了对家庭的关爱和对孩子成长的期盼。
这首诗通过回忆和自述的方式,展现了苏轼在病痛中对生活的深刻感悟。诗中开头部分,诗人以“忆子少年时”引入,表现出对往昔的怀念和对健康的渴望;接着,描述了因病而产生的种种不便与痛苦,展现了身心的双重折磨。同时,诗人在痛苦中仍不忘对家庭的关爱,对孩子们未来的期望,表现出一种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整首诗语言朴实却情感深厚,既有对病痛的无奈,也有对生命意义的探寻,体现了苏轼对生活的深刻思考和对人生态度的坚韧。
逐句解析:
修辞手法:
主题思想:全诗表达了对疾病的无奈与痛苦,以及对生活的思考与对未来的期许,展现了人们在逆境中对生命的珍惜和对家庭的关爱。
诗词测试:
诗人回忆的少年时光与什么有关?
A. 健康
B. 病痛
C. 家庭
D. 交友
诗中提到的“脍炙”指的是什么?
A. 一种食物
B. 一种疾病
C. 一种饮品
D. 一种药物
诗的主题思想是什么?
A. 对过去的怀念
B. 对未来的期待
C. 对病痛的无奈
D. 以上都是
答案:
相关作品推荐:
诗词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