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 2025-04-27 03:18:52
最后更新时间:2025-04-27 03:18:52
薄薄酒,胜茶汤觕觕布,胜无裳。
丑妻恶妾胜空房。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生前富贵,死後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薄薄的酒,胜过那茶汤的清淡,胜过那没有衣裳的孤寂。
丑陋的妻子和恶劣的妾侍总比空荡荡的房间要好。
在五更时分,等漏水声,脚上沾满霜,不如在三伏的日子里,高高地躺在北窗下,好好地睡一觉,享受凉爽。
珠缨和玉盒,万人送走的祖先归去北邙,倒不如自己一个人悬赏百结,坐在阳光下,享受清晨的阳光。
生前的富贵,死后的文章,百年如瞬,万世皆忙。
夷齐和盗跖都已成为亡羊,不如眼下痛痛快快地喝一醉,忘却世间的忧愁和快乐。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政治家。他的诗词以豪放、自然著称,常常融入个人的生活体验与情感。
《薄薄酒二首》作于苏轼晚年,反映了他对人生的思考与感悟。在经历了政治风波和个人的起伏后,诗人愈加珍惜眼前的生活与简单的快乐,表达出对世事的豁达与淡然。
《薄薄酒二首》是一首充满了人生哲学的诗作,诗中通过对酒、情感、生活的描绘,展现了作者对人生的独特理解。开篇的“薄薄酒”便引出了全诗的主题——酒的轻松与快乐,胜过繁琐的人生琐事。诗人以酒为媒,提醒人们享受当下,将目光从追求富贵和名利中转向一时的欢愉与满足。
其次,诗中提到的丑妻恶妾,反映出对生活的妥协与接受。即使现实不尽如人意,但与其空虚无物,不如有些实在的东西。接着,诗人描绘了一幅安逸的夏日景象,传达出对自然与宁静生活的向往。北窗、三伏日、清凉的环境,似乎都在提示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要寻求片刻的宁静。
最后,诗人在对富贵与名声的思索中,感受到人生的短暂与忙碌,最终回归到“眼前一醉”的平淡中。这种洒脱的态度,透露出苏轼对人生的一种豁达与超然,提醒我们要珍惜当下,放下烦恼。
薄薄酒,胜茶汤觕觕布,胜无裳。
酒的简单与清淡胜过茶汤的平淡,胜过孤独的生活。
丑妻恶妾胜空房。
与其孤单空房,不如有伴的生活,即使伴侣不理想。
五更待漏靴满霜,不如三伏日高睡足北窗凉。
清晨的寒冷与等待不如在炎夏中享受宁静的睡眠。
珠襦玉柙万人祖送归北邙,不如悬鹑百结独坐负朝阳。
富贵与死后的名声都不如独自坐在阳光下的惬意。
生前富贵,死後文章,百年瞬息万世忙。
人生的富贵与死后的名声都是短暂的,世事繁忙。
夷齐盗跖俱亡羊,不如眼前一醉是非忧乐两都忘。
历史名人最终都消失,眼前的欢愉能够让人忘却一切忧虑。
这首诗的中心思想在于通过对酒和生活的哲理思考,表达出对人生的洒脱和对当下的珍视。它提醒人们在繁忙的生活中,不妨停下脚步,享受生活中的简单快乐。
薄薄酒比什么更胜一筹?
A. 茶汤
B. 水
C. 清风
D. 食物
诗人更喜欢哪个生活状态?
A. 富贵
B. 宁静
C. 名声
D. 忙碌
“夷齐盗跖俱亡羊”中的“亡羊”比喻什么?
A. 失去的财富
B. 失去的人
C. 失去的机会
D. 失去的名声
苏轼的《薄薄酒二首》与李白的《将进酒》均表现出对酒的推崇与人生的思考,但苏轼更强调享受当下的宁静,而李白则表现出对豪放与自由的追求。两者在风格上有所不同,但都体现了对生活的深刻感悟与对快乐的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