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南乡子(用韵和道辅)》

时间: 2025-08-01 15:07:01

诗句

未倦长卿游。

漫舞夭歌烂不收。

不是使君矫世,谁留。

教有琼梳脱麝油。

香粉镂金球。

花艳红笺笔欲流。

从此丹唇并皓齿,清柔。

唱遍山东一百州。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1 15:07:01

原文展示

南乡子(用韵和道辅)
未倦长卿游。
漫舞夭歌烂不收。
不是使君矫世,谁留。
教有琼梳脱麝油。
香粉镂金球。
花艳红笺笔欲流。
从此丹唇并皓齿,清柔。
唱遍山东一百州。

白话文翻译

这首词表达了作者在游玩中对美好事物的陶醉与享受。尽管游玩未感疲倦,心中却荡漾着欢乐的歌声,仿佛不需要任何外在的力量来修饰这个世界。那精致的梳妆、香气扑鼻,令人陶醉;而鲜艳的花朵、流畅的笔迹又使得词句生动起来。最后,作者希望自己的歌声能传遍山东的每一个地方,表达出对生活的热爱与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注释

  • 未倦:未感到疲倦。
  • 长卿:指李白,因其号为“青莲居士”,故称“长卿”。
  • 夭歌:美妙的歌曲。
  • 使君:指权贵之人。
  • 琼梳:用玉石制成的梳子。
  • 麝油:香料,常用于美容。
  • 香粉镂金球:指精致的香粉和装饰品。
  • 丹唇皓齿:红唇白齿,形容女子美丽的容貌。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苏轼(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法家、画家。他的诗词作品融汇了豪放与细腻,风格多样,反映了其丰富的人生经历与深厚的文化底蕴。

创作背景:

“南乡子”系列词作是苏轼在游览时的即兴之作,表达了他对自然美景的热爱和对人生态度的思考。创作时正值北宋时期,社会经济繁荣,文人风尚盛行,苏轼借此抒发了对美好生活的向往。

诗歌鉴赏

这首词展现了苏轼对游玩的愉悦心情,透过细腻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洒脱而又充满生活情趣的态度。开头便以“未倦长卿游”引入,表达了游玩的乐趣与不知疲倦的精神状态。词中描绘的各种美好意象,如“琼梳”、“麝油”、“香粉镂金球”等,既传达了对美的追求,也反映了苏轼对生活细节的关注。

在情感上,词人不仅仅是在描绘外在的景物,更是在表达一种内心的愉悦与放松。对“丹唇并皓齿,清柔”的描绘,似乎在向读者传递一种优雅而自信的生活态度。这种对美好事物的热爱,既是对个体生活的享受,也是一种对社会生活的反思与热爱。整首词流露出的情感深邃而清新,反映了苏轼作为文人对生命的热情与对艺术的追求。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 未倦长卿游:游玩中未感到疲倦,表明作者心境的愉悦。
  • 漫舞夭歌烂不收:随意舞动,歌声曼妙动听,传达一种自由自在的生活态度。
  • 不是使君矫世,谁留:并非权贵的操纵与束缚,表明人们渴望自由的心情。
  • 教有琼梳脱麝油:即使有精美的饰品和香气扑鼻的香料,也只是生活中的一部分。
  • 香粉镂金球:描述生活中的奢华与美好。
  • 花艳红笺笔欲流:鲜花和红色的纸张,流畅的笔触,展示了作者对艺术创作的热爱。
  • 从此丹唇并皓齿,清柔:希望自己的美丽与优雅能够延续。
  • 唱遍山东一百州:愿自己的歌声能够传到每一个地方。

修辞手法:

  • 比喻:将生活的美好与香粉、金球等事物相联系,增强了描述的生动性。
  • 对仗:如“丹唇并皓齿”,增强了词句的节奏感。
  • 拟人:将歌声赋予了生命力,使其似乎能够传遍大地。

主题思想:

整首词体现了对美好生活的热爱、对自由自在的向往,以及对个体情感的真实表达,展现了苏轼深厚的文化底蕴和对生活的独特理解。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长卿:象征着自由与豪放,李白的形象引发了对游玩的向往。
  • 琼梳、麝油:象征着优雅与生活的细腻。
  • 花艳红笺:象征着美丽与艺术的结合。

这些意象不仅描绘了具体的物象,更蕴含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反映了古人对美的追求与生活的哲学。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未倦长卿游”中的“长卿”指的是谁?

    • A. 杜甫
    • B. 李白
    • C. 白居易
  2. 词中提到的“琼梳”指的是什么?

    • A. 一种乐器
    • B. 一种美丽的饰品
    • C. 一种香料
  3. “香粉镂金球”主要描绘了什么?

    • A. 精致的生活细节
    • B. 自然的景色
    • C. 个人情感

答案:

  1. B. 李白
  2. B. 一种美丽的饰品
  3. A. 精致的生活细节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李白《将进酒》:同样展现了对生活的热爱与豪放的情感。
  • 杜甫《月夜忆舍弟》:在情感上与苏轼的作品形成对比,展现不同的生活态度。

诗词对比:

  • 苏轼 vs. 李白:两位诗人都追求自由与美,但苏轼更注重生活的细腻与哲思,而李白则强调豪放与个性的表达。

这种对比使我们更深刻地理解各自的艺术风格与思维方式。

参考资料

  • 《苏轼全集》
  • 《宋词选》
  • 《中国古代文学史》

相关查询

春望谣 其一 赠邻姬与所欢入道 风前睡 双声曲寄孟阳 其二 双声曲寄孟阳 其一 七夕 其二 七夕 其一 偶书所见 感事 送彭孟阳游闽 其二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出将入相 亅字旁的字 长篇大章 靣字旁的字 自字旁的字 筒结尾的词语有哪些 金刹 己字旁的字 包含昔的词语有哪些 行律 老兵 鬼计百端 七弃 嗟赞 鸢肩火色 衷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手字旁的字 破天荒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