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词典

《晚眺》

时间: 2025-08-07 09:58:17

诗句

极目三边静,伤心万室空。

断山明落日,飞藿卷回风。

汉节无归使,夷歌有野童。

烟尘几时息,归钓古城东。

意思解释

最后更新时间:2025-08-07 09:58:17

原文展示:

极目三边静,伤心万室空。
断山明落日,飞藿卷回风。
汉节无归使,夷歌有野童。
烟尘几时息,归钓古城东。

白话文翻译:

放眼望去,三面都是宁静,心中不禁感到伤感,万家灯火全都空荡荡。
夕阳在断崖上明亮地落下,回风中卷起了野草的舞动。
汉朝的节度使没有归来的使者,夷人歌唱中有野孩子的嬉戏。
不知烟尘何时才能消散,想要回去钓鱼在古城的东边。

注释:

字词注释:

  • 极目:放眼远眺。
  • 三边:指边疆的三个方向。
  • 伤心:心中感到悲伤。
  • 万室空:形容家家户户空荡荡。
  • 断山:指山势陡峭的地方。
  • 明落日:夕阳明亮地落下。
  • 飞藿:指野草,可能是指随风而舞的样子。
  • 汉节:指汉朝的节度使。
  • 归使:返回的使者。
  • 夷歌:夷族的歌。
  • 野童:野外的孩子。
  • 烟尘:战乱或纷争产生的烟尘。
  • 归钓:回去钓鱼。
  • 古城东:指古老城市的东边。

典故解析:

  • 汉节:汉代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强盛的朝代,诗中提到的“汉节无归使”,暗示汉朝的衰落以及边境的动荡。
  • 夷歌:指的是外族人在边境地区的生活状态,与汉族形成鲜明对比。

诗词背景:

作者介绍:
贝琼,字子汝,明代诗人,生平事迹不详,然其诗作多表现忧国忧民的情怀,风格雄浑,情感真挚。

创作背景:
《晚眺》创作于明代,正值国家动荡、战乱频繁的时期,诗人通过描绘宁静的自然景象与内心的忧伤形成对比,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

诗歌鉴赏:

《晚眺》是一首充满忧伤和思考的诗作,诗人在宁静的晚景中感受到了一种深沉的孤独与失落。诗的开头“极目三边静”,给人一种悠远的感觉,但随着“伤心万室空”的出现,宁静的外在与内心的悲伤形成鲜明对比,传达出一种对人世沧桑的无奈和哀伤。

接下来的“断山明落日,飞藿卷回风”用夕阳和野草的意象,描绘出一种既美丽又荒凉的自然景象。夕阳西下,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无常,而“飞藿”则似乎在映衬着诗人内心的挣扎与渴望。

“汉节无归使,夷歌有野童”这一联则引入了历史的层面,表达了对国家衰落的感慨。汉朝的使者未归,意味着国家的失落与动荡;而“夷歌”中的“野童”则暗示着外族的安居乐业,形成对比,显示出诗人对自己国家命运的忧虑。

最后两句“烟尘几时息,归钓古城东”展现了诗人的渴望与无奈,想要回归宁静的生活,但现实的烟尘仍未散去,让人感到深深的无力与迷茫。

整首诗在描绘自然美景的同时,深入探讨了历史的沉重,表现了诗人对国家和个人命运的深刻反思,情感真挚,意蕴深远。

诗词解析:

逐句解析:

  1. 极目三边静:目光所及的三方都静谧无声,暗示边疆的宁静与内心的孤独。
  2. 伤心万室空:尽管外界安静,但心中却因“万室空”而感到悲伤,反映了社会的动荡。
  3. 断山明落日:夕阳在断崖上明亮的落下,暗示着生命的流逝与不易。
  4. 飞藿卷回风:野草在风中飞舞,象征着不稳定与变幻的生活。
  5. 汉节无归使:汉朝的节度使没有返回的使者,感叹国家的衰败。
  6. 夷歌有野童:外族人的歌声中有无忧无虑的孩子,形成对比,暗示战争带来的苦难。
  7. 烟尘几时息:不知何时才能消散战乱的烟尘,表达对和平的渴望。
  8. 归钓古城东:希望能够回归宁静的生活,钓鱼于古城东边,体现对安宁生活的向往。

修辞手法:

  • 对仗:如“极目三边静”和“伤心万室空”,形成优美的音韵效果。
  • 意象:通过自然景象(如夕阳、飞草)与人事(如归使、野童)的结合,深化了情感的表达。
  • 比喻:用“烟尘”比喻战争的混乱与不安。

主题思想:
整首诗通过描绘边疆的宁静与内心的忧伤,表达了对国家命运的思考与对和平生活的渴望,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

意象分析:

意象词汇:

  • 三边:象征边疆的孤寂与静谧,代表着战争与动荡的外部环境。
  • 万室空:象征百姓的离散与家园的破碎,反映出社会的动荡。
  • 明落日:夕阳代表时间的流逝与生命的无常。
  • 飞藿:象征生命的脆弱与变幻不定。
  • 汉节:代表汉朝的荣耀与衰落,反映历史的沉重。
  • 夷歌:外族的安宁生活与汉族的苦难形成鲜明对比。
  • 烟尘:象征战乱与社会动荡,反映出人们的苦难与无奈。
  • 古城东:代表对过往平静生活的怀念与向往。

互动学习:

诗词测试:

  1. 诗中“极目三边静”所表达的情感是?

    • A. 安静与宁和
    • B. 孤独与悲伤
    • C. 欢快与愉悦
  2. “汉节无归使”反映了什么历史背景?

    • A. 汉朝的繁荣
    • B. 汉朝的衰落与动荡
    • C. 外族的入侵
  3. “归钓古城东”体现了诗人对什么的向往?

    • A. 战争胜利
    • B. 平静的生活
    • C. 远方的旅行

答案:

  1. B
  2. B
  3. B

诗词比较与延伸:

相关作品推荐:

  • 《静夜思》李白:同样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之情。
  • 《登高》杜甫:通过自然景象反映了个人与国家的苦难。

诗词对比:

  • 《登高》与《晚眺》均表现了忧国忧民的情感,但前者更加强调个人的孤独和无奈,而后者则通过对比展现了历史的沉重与对和平的渴望。

参考资料:

推荐书目:

  • 《明代诗词选》
  • 《古典诗词鉴赏》
  • 《中国古诗词史》

这些书籍将帮助深入理解古典诗词的内涵与背景。

相关搜索

诗文作者: 相关结果

相关查询

岳王庙 经犀牛峡 寿安南国王 送广文傅与砺佐天使安南 送侍郎智子元使安南 重九怀彰宪侯 都城 侍宴 喜诏 内附

最新发布

精准推荐

革字旁的字 父字头的字 憍开头的词语有哪些 里字旁的字 缺月重圆 大得人心 暴虐无道 订稽 包含冒的词语有哪些 小正 石字旁的字 纨袴子弟 包含似的词语有哪些 狗颠屁股 麻字旁的字 香菰 簇簇 并辔齐驱

猜你喜欢

组词查询推荐 成语查询推荐 单词排行榜 笔顺排行榜 全部近义词 全部反义词